宝宝的口粮是妈妈最上心的事。
上周文章介绍了「0-24月龄宝宝科学喂养法」后,很多妈妈对于奶粉这个基本口粮都有很多疑问:
冲奶粉先加水还是先加奶粉?40℃ VS 70℃,哪个才是冲奶粉的“最佳水温”?冲奶粉用矿泉水还是纯净水?加了辅食奶粉消耗慢,不过期就能一直吃?
宠粉的孕e家怎么能不赶紧跟上!本周我们就来说说奶粉冲泡和保存的6个小知识。
先加水还是先加奶,看起来很无厘头的疑问,其实大有深意。
先说结论,冲奶粉的正确步骤是:先放水,再放奶粉!
冲调奶粉时,奶粉和水的配比都是固定的。先加水再加奶粉,水和奶粉的量都是精确的。
如果反过来,先放奶粉,再按原定刻度加水,水的总量就会变少,奶粉的浓度相对来说就比较高了,过浓的奶会加重宝宝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腹泻等各种问题。
而且,先放奶粉再放水,容易导致奶粉湿润不均匀,出现结块或者溶解不充分的情况。
因此,冲泡奶粉应该按照配方奶包装上的配比要求,先倒入适量的水,确认水量后再加奶粉。
随着大家对水质问题越来越关注,很多爸爸妈妈开始用矿泉水、宝宝水、婴儿水给宝宝冲奶粉。
孕e家必须提醒大家:千万别用矿泉水冲奶粉!
配方奶粉中的成分都是按照宝宝生长发育需求严格配比好的。用矿泉水冲奶粉,反而容易导致摄入矿物质过多,长期饮用轻则容易引起宝宝便秘,重则可能会增加肾脏负担。
所以,冲泡奶粉建议把自来水烧开晾凉到适合的温度就可以了,省钱又省力。
如果所处地区水质比较差或觉得自来水“有味”,爸爸妈妈可以使用净水器过滤,或者选择纯净水来冲奶粉。
至于最近几年流行的“宝宝水”、“婴儿水”,虽然宣称自己是“为婴儿生产的饮用水”,但是国家目前其实并没有婴幼儿饮用水的明确标准。所以,也没必要可以追求用宝宝水冲奶粉。
冲奶到底几度?争议一直都在。
有的建议用40℃。
有的则标注不低于70℃。
还有一些只要求温开水就好。
这让新手爸妈很迷惑:到底该用多少度的水?● 70℃左右的水冲泡奶粉,主要为了预防阪崎肠杆菌,但高温容易破坏奶粉中某些维生素● 40℃的水冲泡奶粉,安全程度略低一些,但保证配方粉的营养不流失
阪崎肠杆菌是乳制品中发现的一种致病菌,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小肠结肠炎和菌血症,死亡率高达40%~80%。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7年合编了《安全制备、贮存和操作婴儿配方奶粉指导原则》,里面提到,阪崎肠杆菌的适宜生长温度在37℃~43℃之间,用70℃的水冲调奶粉可以杀死奶粉中和阪崎肠杆菌。
那为什么还有不少奶粉建议用40℃冲泡呢?
在认识到阪崎肠杆菌的风险后,我国《GB1076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要求,针对6个月以下的婴儿配方奶粉进行抽样时,每批次奶粉共抽检3个样品,每个样品为100克,并且不得检出阪崎肠杆菌。
所以,正规合格的婴儿配方奶粉中都应该不含阪崎肠杆菌!
所以,无论用40℃还是70℃的水冲泡奶粉都是可以的。
其实,阪崎肠杆菌的高危人群是2个月以下的婴儿,2个月以上,特别是6个月以上的宝宝,被感染风险都是很低的。
如果实在不放心,2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用70℃的水冲泡奶粉,2个月以上的宝宝用40℃的水冲泡奶粉。
在日常的带娃过程中,往往有爸爸妈妈由于“奶浓营养才丰富”这样的想法,每次冲奶粉都多加一勺半勺奶粉。
实际上,这样不仅不会让宝宝更有营养,反而会给宝宝肠胃带来负担!
由于长期泡奶粉时多加一勺导致奶粉浓度过高
半月大的女娃体内小肠全部发黑坏死差点丧命
奶粉冲调过浓,宝宝胃肠、肾脏都难以负担,会导致便秘、腹泻甚至更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
所以,给宝宝冲泡奶粉,一定要按比例给宝宝冲奶粉!
还有一个小细节请大家注意:一定要用奶粉罐内配备的专用奶粉勺来计量奶粉的用量,勺起后刮一刮,平勺就是标准的一勺。
为了让宝宝随时都能喝上奶,加上温度不那么高,有的爸爸妈妈选择提前泡好奶粉,放在暖奶器里,等宝宝饿了再喂。
其实这个看起来方便的操作,对宝宝喂养并无好处:在没喝过的情况下,奶液常温存放不超过2小时;如果已经喝了一部分,则需要在1小时内喝完,超过这个时间,会滋生细菌。
所以,奶粉最好还是即泡即喝。
至于后续重新加热,也不建议泡好后一直放在温奶器上。
随着宝宝长大,尤其是添加辅食之后,对于奶粉的摄入就逐渐减少,很多时候一罐奶粉开盖后需要很久才能喝完。
有的爸爸妈妈可能认为,只要在奶粉罐注明的保质期内喝完就可以。
事实上,一般奶粉罐上标注的保质期,是指未开盖的保质期。开盖超过4周,就不能再给宝宝吃了!
奶粉开盖后直接暴露于空气中,会导致奶粉营养的损失加快,而且由于容易吸水、结块,还可能会被微生物污染,导致奶粉变质,甚至引起食物中毒。
此外,取奶粉后没拧紧盖子、把奶粉放在冰箱冷藏、放在潮湿或暴晒的地方等原因都会加速奶粉变质。
因此,建议大家购买奶粉时,最好购买小罐装的配方奶。如果奶粉超过 28 天还有很多,就别给孩子吃了,用来和面做馒头,大人吃一样香喷喷又不浪费。
编辑:黑凤梨 | 审校:子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
商务合作敬请联系:service@gzmonine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