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的中央企业包括三类:
一是由国务院国资卫管理的企业,从经济作用上分为提供公共.产品的,如军工、电信;提供自然垄断产品的,如石油;提供竞争性产品的,如一般工业、建筑、贸易。
二是由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管理的企业,属于金融行业,如国有五大银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工商银行)及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
三是由国务院其他部门或群众团体管理的企业,属于烟草、黄金、铁路客货运、港口、机场、广播、电视、文化、出版等行业。
狭义的中央企业通常指由国务院国资卫监督管理的企业。相对于其他一些国家来讲,中国国务院国资卫监管的范围是比较窄的。
早在2003年国务院国资卫成立之初,国务院国资卫所管理的央企数量是196家,经过重组,至2015年3月,国资卫直接管理的央企数量112家[1] 。加上保监会、银监会、证监会直接管理的金融央企,一共为124家央企。
央企国企事业单位的区别: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经营惨淡,2/3以上的国有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国企改革,对当时的正府来说,是“最为难啃的骨头”。从1997年开始,为了实现国企三年脱困,国家除了要求在国企领域本身进行改革外,还出台了多项配套措施来剥离国企的负担。为了拯救国有企业,包括国家的注资、国际国内资本市场的融资、债转股、中央储备金、贴息贷款,国家花了2万多个亿——这在当时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2006年,央企实现利润超过1万亿,这其中,利润超过一百亿元的央企有19家,另外有19家企业进入了财富杂志公布的500强,比2003年增加了10家。到2008年,在国有企业创造的利润当中,央企占到80%。
中央企业效益好转主要归功于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中央企业1998-2008年大幅度内部改革及外部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2008年,部分中央企业管理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外的世界500强企业。
中央企业要不要多赚钱?应该怎样赚钱?央企多赚钱是否与民争利?这些问题深受央企职工和社会各界关注,许多人士也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笔者的基本观点是,中央企业利润是改革发展的巨大成果。通过梳理中央企耶斏绩是如何得来的,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中央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 3/1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