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只要一天不闲着,摆在他面前的挑战就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说,农业的一个特点是一年四季不休息,持续不断地做准备。
褚时健介绍,如果正常气候,原计划13000吨果实的目标能实现,但连续高温下来,只能尽量保持去年的11000吨的产量。庆幸的是,果园前期投入的5根粗壮水管,足以帮助大伙应付这次高温的挑战。
“现实教育我们,品质要一点点积累,事情的规律,只有一步步走,才能找到。”他说。
年轻人想跟他谈谈
崇拜者
拜见褚时健
想“打打气,找找力量”
在云南各地,褚时健旗下的橙园已达19000亩,未来的褚橙,或将进一步拉动果汁等附带产业。目前,一种叫“褚橙庄园”的励志酒就已经设计出了外包装,但褚时健似乎都没有兴趣。
上个周末,上海自然之友生态保护协会食品安全志愿者郭准想办法见到了褚时健。郭准所在的团队有一个宏大的策划,即计划将褚时健、柳传志等大佬的农产品(9.14, 0.03, 0.33%)做成一条产业链,邀请这些大佬进入彼此的基地轮流参观,但褚时健不为所动,而且表情很生气。
记者们想和褚时健对上话,往往也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南京一家行业杂志的副主编刘志娟,为了亲自向褚时健提3个问题,在果园的办公楼内,淋着雨为褚时健的妻子马静芬照顾了长时间的花卉,终于将马静芬感动。可当马静芬将刘志娟带到办公区二楼,褚时健仍连连摆手称“不谈不谈”。
无数的活动想邀请他参加,他统统不搭理。他的外孙女婿李亚鑫说,有一次柳传志说用自己的直升机搭他去北京,他也不去。“进入80岁之后,我感觉自己的精力一年不如一年。”
现在,褚时健仍每月数次来回于玉溪大营街镇的家和新平县戛洒镇的果园,除此之外,他哪也不爱去。他的最近一次远行,是去年1月远赴上海治疗眼疾。
褚时健最喜欢的,还是见到那些不离不弃的老朋友。可他们谈论的话题,无非都是哪个老朋友又生病了,哪个老朋友记忆力减退了,甚至哪个老朋友在什么时间离开人世。随后他们会发出无数感慨,谈及岁月不饶人之类。 5/11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