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在床上打坐?
过去西域的“床”,包括坐椅在内。什么叫“高广大床”呢?藕益大师《十戒威仪录要注释》说:“床脚高一尺六寸,坐时脚不挂空,过此量者,即名为高。但可容身转侧,过此即名为广。既高且广,即名为大。”依此解释,现代人用的席梦思和绸帐、绣枕、锦被等豪华用品,八关斋戒期间均不要用。否则,容易影响身、口、意三业清净。只有看淡物质享受,才能提高精神境界;只有习惯过简单、朴素的生活,才有利于修行方面的精进。以上两条,都是追求物质享受和导致饮欲的媒介,影响身、口、意三业清净,甚至使人道心退失,所以列为禁戒。
关于不坐卧大床
沙弥戒是不准坐高广大床的,为了这一条戒,我发现好多年轻人实在很可怜,有个年轻同学因此在地板睡了两年,因为他认为高的床宽的床不能睡。我可以负责任告诉大家,讲错了愿下地狱,下二十一层,永不翻身。如果我讲对了,那么很多人就错了,害死人了。制定这一条戒律,是要佛子不要贪图享乐
文字要搞清楚,床在中国古代就有,我家乡老祖母的床比一个房间还大。床是由西域来的,椅子原来叫床。中国原来没有椅子的,秦汉时人都是席地而坐,到了魏晋才由西域传入椅子,那时叫作胡床。高广大床是地位很高的人、领导人坐的,那个床又高又宽。胡床又有个名字叫脚床,床脚可以折拢起来的。打坐的叫绳床,草绳编的,可以折起来带出去,佛图澄禅师就经常坐在绳床上打坐。所以这戒律是要沙弥学谦虚,并不是说不能睡床铺。为了这件事,许多年轻人不敢睡床,怕犯戒,弄块窄窄的木板铺在地上睡,连翻身都不行。
打坐又叫“盘坐”“静坐”。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练方式。在佛教中叫“禅坐”或“禅定”,是佛教禅宗必修。盘坐又分自然盘和双盘、单盘。打坐既可养身......
打坐又叫“盘坐”“静坐”。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练方式。在佛教中叫“禅坐”或“禅定”,是佛教禅宗必修。盘坐又分自然盘和双盘、单盘。打坐既可养身延寿,又可开智增慧。
打坐又叫“盘坐”“静坐”。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练方式。在佛教中叫“禅坐”或“禅定”,是佛教禅宗必修的。盘坐又分自然盘和双盘、单盘。打坐既可养身延寿,又可开智增慧。故此,在网上拜礼佛后可以抽些时间打坐。
打坐的基本内容有三:不动心,数息,破生死关。这些也是学习正宗武术的三个基本条件,否则,武功再好,亦只能算野狐禅。人之一身,由心主之。心如君王,手足为臣足。君有乾纲独断之明,臣民则效指挥如意之势。儒家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便是这个意思。
据研究发现,打坐通常不可以做五件事。
第一、打坐静修前后必须要持咒、念佛、诵经。打坐时不能持咒念经。
第二、打坐前后可以看书,思考问题,持咒与诵经都是有能有所的妄念。打坐时候不能追求理论:
第三、打坐静修前后可以观想本尊,祈祷本尊,祈求诸佛菩萨本尊加持。打坐时候不能观想本尊。
第四、打坐静修前后可以追求涅槃,打坐不能追求成果。
第五、打坐不能自心散乱。自心散乱就一切都不自在,那样的话,永远无法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这里自在指的是打坐静修自在,自心如如不动,我们的心自在。那么,我们的“心”怎么样才能自由自在呢?身心打坐自在,静心静坐自在,这样才能达到自由自在无上的境界。
而且并不是非要学佛了才可以打坐的,普通人也可以。打坐的作用也有利于腿部经脉的疏通和血液流通。无论你是信佛拜佛的,还是不信的都可以打坐。这也是一种健康的运动方式。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