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真是一对冤家,孽缘难了呀!”
也有人说:“一双情种,为情而生呢!”
女主角查婉香本是江南秀女,出身于浙江的盐商巨族。
自幼随家人居在姑苏城,那个带着她深夜私奔的男子则是查婉香娘家邻居的儿子杨鼎来。
杨家是淮安山阳五代进士的书香之家。
杨鼎来随父亲在姑苏任所长大,自幼读书习武,颖悟过人,不但书读得好,练就的一手拳脚功夫更是了得,只身敌个十来人,毫不在话下。
查、杨两家既是紧邻,又都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所以关系甚好,来往极为密切。
大人们如此,年龄相仿的小孩子查婉香与杨鼎来也是如此,宛如一对兄妹。
若按正常的情况发展,他们该是成为青梅竹马的小夫妻,但是,他们之间却没有了这个缘份,因为查家早在女儿未出世前,就曾与世交潘家指腹为婚。
小婉香虽然还是个混沌未开的小丫头,却已是名花有主了。
童年时两小无猜,尚不觉得有什么障碍,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两家大人鉴于已无联姻的可能,便开始限制两人的来往。
这对少男少女才惊觉彼此是那样难以割舍,又是那样无可奈何!
可毕竟比邻而居,两个人总能找到见面的机会,这时他们已经懂得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将越来越少,所以倍感珍惜,每每卿卿我我,又喜又忧。
提起查婉香未来的婆家,可是来头不小。
祖父潘世恩曾在朝廷做是三十年的体仁阁大学士,公公潘观保已位居公卿,未婚夫也是少年有才之士,品性端重,被看为前途无量的。
杨家在姑苏算得上是名门,但与名重京师的潘家相比,可差远了。
这时潘观保被朝廷派到姑苏任职。
杨鼎来得了消息后心生奇思,他想:“心上人查婉香迟早是要进潘家门的,自己不如先提前与潘家老爷拉上关系,将来便可出入潘府,也如有机会见到查婉香,聊慰无缘之情。”
如此想来,他便找机会向潘老爷递上名帖,口称门生,乞就求教。
当时杨鼎来在当地已经文名鼎盛,潘观保平白地得到一位高足,自然心中欢喜,因此真的与杨鼎来结下师生关系了。
三年后,查婉香嫁入潘家,随同丈夫潘祖同住在京师。
不久后,杨鼎来娶下了姑苏美女彭淑英为妻。
彭父当时在京为人,杨鼎来借口到京师广结路门,以便为将来青云直上作铺垫,偕妻子住到了京师岳父家。
与此同时,潘观保也因病回京师休养,正好给杨鼎来造成了可趁之机,他打着拜访老师的幌子,有事没事就往潘家跑,期盼着能在院中廊下与查婉香见上一面。
也不虚他巴巴地跟着来到京师的一片苦心。
到潘家走得多了,自然就有与查婉香单独相遇的机会。
这种时候,两人心里似乎都有许多话要说,可不知从哪里开口为好。
所以常常只说些不痛不痒的应酬话,看上去倒象是初次见面的路人。
如此一来,不免勾起查婉香对旧情的眷念。
可现在相对无言,只能徒然增加一种莫名的苦痛,因此她劝杨鼎来以后少来潘家,索性不见面,把过去的一切留在记忆中罢了。
杨鼎来却不这么想,他认为能看上一眼总比不能见面好,他甚至还幻想着有那么一天,两人重温旧梦,重续前缘。
查婉香的丈夫潘祖同已在翰林供职,可谓少年得志。
谁料天有不测风云,有意无意间,一场灭顶之灾降临到他头上。
那是咸丰八年,也就是潘祖同娶查婉香的第二年,金秋乡试时出了件轰动一时的考场作弊案,主考人柏俊人头落地,潘祖同因为也是阅卷者之一,不免牵连获罪。
本也可以判死罪,皇帝念他是名臣潘世恩的孙子,才格外开恩,只是将他免职发配边疆。
潘祖同走后不久,边地传来噩耗,说他因感染时疫病死在路途中,查婉香便成了一个年轻的寡妇。
查婉香失夫,杨鼎来更觉得希望在即,因而往潘家走得更勤了。
他除了安慰老师丧子之痛外,竟还买通丫环,借口慰问新寡之人,跑到查畹香的屋子里去了。
情烈似火,不免形于言表,两人偷情之事很快就被潘老爷看出了端倪,他大生恼怒,儿子新亡,媳妇竟与门生勾搭上了,真是败坏门风!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