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家中日子逐好起来。而可喜的吕圣元竟考取举人。一时间,平日里门庭冷落的吕家如今前来贺喜之人络绎不绝,家中宾客满堂,人声鼎沸,奉承的话不绝于耳,甚是热闹。吕胜元满面春风,心中颇有感概。那晚因高兴不免多饮几杯酒。躲在内室的莹宝目睹宾客纷纷离去后,遂至前把他搀扶起来进入内室服侍。
此后,因家中开始富裕起来,吕圣元不让莹宝纺线织布。又买两个下人来照顾她们的生活起居。还常常扔下书本和新结识的朋友们到处游山玩水,吟诗作对。且入酒楼一醉方休。
莹宝目睹,心中不安,遂劝他不要因如今日子逐好转而忘了之前的苦难,还是好生读书为好。且不可乐极生悲。而吕圣元却是对此劝告嗤之以鼻,道乃是妇人之见,如今的世道,如若没有人脉靠山,终是你才高八斗也难有出头之日。自己定要多交些达人贵人,做前途铺路石。
莹宝听罢,满面凄容,摇头不语。几次劝告后皆都无用。一日,莹宝满面凝重的告知让吕圣元再娶,自己是鬼,是不能为他延续后代的。吕圣元听罢,甚是生气,道自己只喜欢她一人,绝不会另娶她人。莹宝听罢,甚是感动,忙劝他如今他已中举人,光宗耀祖,然需后继有人。几次苦口婆心劝告后,吕圣元无奈应允。
一月后,娶了附近王员外之女香玉为妻。洞房花烛夜,莹宝不辞而别。第二日,吕圣元不见莹宝,到处寻找未果,不由得心中难过,终日寡寡欲欢,常常至偶遇之处徘徊,然莹宝皆不再现。直到一年后,吕氏生下一子,取名吕志。吕圣元方慢慢心情好点。遂又专心读书。
三年后,吕圣元做了地方知县。上任后,吕圣元想起莹宝劝告他的话。此后如若做人,定要做一为民做主的好人。不要和那些贪人污吏狼狈为奸。如若不然,前途不保。且还会有灾难降临。因此,上任后,他清廉正直,一身正气,一心为民做主,甚是憎恨那些贪人污吏,虽常有达人贵人一一送礼求见,吕圣元皆都严词拒绝。拒不受礼。
且还把那些打街骂巷,无事生非的恶徒都一一拿下惩罚。如此这般之举,百姓高兴拍手称快。因此他深得人心。虽如此,他却是不知晓,自他上任后,他的亲戚们都常常仪仗他的拳势而仗势欺人,为非作歹,鱼肉乡里,令百姓深恨痛绝,却是敢怒不敢言。尤其是他的舅兄更是嚣张,做尽坏事。
百姓们明知道吕圣元是清人,却是不敢递状纸告他们恶行。而至他们胆子越来越大,竟光天化日之下掠夺村民财物,霸占土地,强抢民女。一时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他们的如此恶举,吕胜元却是浑然不知。
直到舅兄因霸占人妻,那女子性烈不从,那舅兄恼羞成怒竟暴打那女子致死。此事终引起众怒,遂有人帮受害人丈夫写了状子,怀抱幼儿击鼓鸣冤。直到此时,吕圣元方知他们恶行,遂大怒,欲判舅兄死刑。其妻吕氏知晓后,遂抱幼儿吕志不顾一切闹上公堂,在公堂打滚撒泼。吕圣元大怒,遂命人把她拉下去。
可至家中,吕氏扔是一哭二闹三上吊闹得鸡犬不宁。令吕圣元甚是心烦意乱。不由想起了莹宝,她虽是鬼,却是比人更是知书达礼,深明大义!而妻子吕氏虽说是大户人家之女,也曾读些女诫,女训。然因自小娇生惯养,甚是任性、蛮横。自嫁过来,因没有公婆,吕圣元又甚是体贴呵护她,以至于令她飞横跋扈,不可一世。常常旬斺,殴打下人。吕圣元劝说她也无济于事。只有叹声叹气。想起莹宝,心中隐隐作痛。
此时目睹正在院中哭闹不止的吕氏,想起那丧妻的汉子,抱着哇哇啼哭的幼儿,跪在公堂喊他青天大老爷的一幕,忽的心中激愤不已,遂回至公堂,立判舅兄死刑。秋后问斩。
那吕氏和娘家人知晓,登时大惊失色,岳父王员外率领众多下人气势汹汹闯入府邸,大闹一场,然吕圣元仍铁面无私,大义灭亲。不再松口。员外大怒,甩袖而去。遂此后动用关系,至知府求情。几日后,知府遂以案情不实为由,亲自重新审讯。草草过堂后,竟把吕圣元舅兄放出来。
吕氏闻之,忙乐颠颠至娘家抚慰兄长。因家人欣喜若狂的庆贺,疏忽看管孩子。那吕志因和下人玩藏猫猫,不小心掉入后院井里,待人发现时已溺亡。吕圣元本就因舅兄被无罪释放而气愤难当,只恨自己人职太小,而无力帮那可怜的丧妻之痛的汉子。如今又闻听儿子溺亡噩耗,登时悲不自胜,心如死灰。病倒在床,遂绝食欲要去阴间寻找莹宝。任谁劝说,遂双目紧闭,不再进食。几日后,不吃不喝后终气绝身亡。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