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前期的沟通交流,王昌明多少了解到,许多同学和他一样,是被选择的学了法律。其实,他们对此基本没什么深刻的概念。不知道他们将来要学习什么。所有这些在上完第一节课后,多少都得了解答,不仅如此知道了将来要学习的部门法,还额外获得了来自这些被邀请来的老师们的如何读过大学生涯的建议。其中,留给王昌明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在大学要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学习法律,自己要敬畏法律;法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懂得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仿佛获得了至理名言一样,他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揣摩着这些话。在整个各部门法学习的进程中,慢慢分化出了几类人:一部分忙着各种学生社团活动,想通过这样的机会去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一部分整日泡在图书馆,期末考前紧张的备考中,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学霸。当然,也不排除有部分,兼顾了这两项。王昌明,决定成为第三种。大学期间,它不仅做了许多学生工作过,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忘记给自己充电,每次冲进图书馆,都像一个饥饿的孩子,吸取着养分。就这样通过大学系统的学习,他对于法律有了自己的初步认识。但是,似乎这也仅仅是停留在了理论层面上。即便利用寒暑假在法院见习。但是,对于他来说这样短暂的见习经历,只是感觉到了理论与实践有些许的脱节,而法律不仅是经济、正治、历史的结合,更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就这样毕业后的王昌明带着许多的疑虑与困惑,走上了工作岗位上。
检察人的正义与梦想
王昌明走出了象牙塔,来到了有利剑象征的检察院。也正是在这里他对于法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于检察人的责任与使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像许多毕业后刚迈向工作岗位的同龄人一样,刚刚工作他,心里有诸多的不适应,虽然规律的工作时间,让他的生活也随之变得规律起来,不再像大学时代那样的洒脱,一觉可以睡到中午,也不会半夜在学校附近的烧烤摊吃着烧烤喝着啤酒。但是,更多时候,还是怀念自由散布于大学校园的轻松自在,无忧无虑,即便有忧虑也仅仅是担心期末考,进而紧张的备战,冲刺。他怀念可以轻松出入于图书馆,沉浸在书海之中。可是,那些都已过去。现在更多时候,他会安慰自己,多怀想当初毅然决定投身法律工作的那份决心吧,迟早要赚钱养活自己,早点出来,也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况且,在这里,他遇到了一群可爱的人。他被安排到了公诉科,在这个大家庭中,大家相处的很融洽,大家对他也很关心,这也让起初的诸多不适应慢慢的消除了,内心诸多的顾虑也渐渐散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的会接触到一些案件,也会与科室的其他前辈去看守所提审嫌疑人,这样一来,通过与不同检察人间的相处,他发现在他们身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工作风格。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关注每一个细节。我想这也可能是职责使然,他们深知手中利剑锋利无比,就像一位武林高手,可能稍有不慎就会伤到对手。为此,他们需要不断地苦练,学习,来增强内功。这样才能更能灵活自如的,其如其分的挥动利剑,除恶扬善。
在这里,看到过许多案件,也了解到了人性的诸多方面,对于这个从小生长在农村的孩子,不能不说,长了见识。也让他眼前不断闪现度过小说中的一个个人物形象。其实,他们就活在我们身边。就像鲁迅说的,食色,性也。人的本性里最先是要吃饱,随后才是生存,最后是发展。这些现实中的人有的可以为发展而不择手段。对于这样的人,我们需要惩戒。此刻眼前浮现了一位尽职尽责的检察人的形象。他叫陈天泽,刚刚不久前办结了一起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案子。一家火锅店老板,为了能增加回头客,便在自家火锅里放了一种添加剂。这种添加剂因为很难被区分出来,为此上门消费的人也不会意识到有什么不对,只是单纯的觉得这家火锅很好吃。虽然上门人数的不断增多,也就吸引了公安人员的注意。终于,有一天,接到举报这家店里老板在火锅中添加了有毒的物质,而这种物质人吃了后会不断上瘾,时间长了就会造成身体机能的破坏。这样,作为老顾客的陈天泽,收到公安已送到案件后,内心无比痛心,不仅仅是对于之前吃过这家火锅而感到后怕,更多的是对于嫌疑人无底线的行径的痛恨。这样关乎普通百姓切身利益的案件,他自然也像往常一样,尽快的询问了嫌疑人,详细了解审查之后,向法院递交了起诉书。不久,法院做出了判决。与起诉书不一样的地方是,没有对被告人实行禁止令,就这样,陈天泽向领导汇报之后,毅然提出抗诉。结果,令人满意。当然,也给被告实行了相适应的罪行,让他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也给百姓满意的答复。 6/7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