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晚上,珍妮冥想时,又发生了同样的事。这次珍妮静静地呆在房里,注视着灯泡里出现的小光球。大约十秒钟后,她听见微弱的破裂声。灯泡里的灯丝又开始发光。同样,第三个晚上也是如此。珍妮把它当作一种预兆,认为有什么重要的事很快就会发生。但她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第二天早上,她睡过了头,当她向东面的凸窗走去时,看见太阳还没升起。
她朝窗外一看,见到的不是熟悉的光秃秃的树和街道,而是在湛蓝色的天空下,一片荒芜的沙漠。在地平线上方,是一轮金球一样的太阳发出灿烂的光芒。它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把地球吸向它。从灿烂阳光中走出一位法老和内弗提提王后,他们手拉着手。王后另一只手抱着一个婴孩。婴孩那破烂不堪的衣服与法老、王后的服饰形成鲜明的对照。据珍妮说,“小孩的那对眼睛极为机敏,充满着智慧和知识。”
在内弗提提的一边,珍妮瞥见一座金字塔。正当她看得出神,法老和王后向她走来,把小孩递了过来,好像把这小孩托付给整个世界。在太阳里,珍妮看见约瑟夫像一个操纵木偶的人,拉着绳索正在指挥着这个场面。这时,小孩身上突然发出光芒,和太阳光融合在一起,把法老从她的视野中湮没了。在左边,珍妮看见王后走开了,在一个棕色的大水罐前停了下来,当她弯下腰用手捧水喝时,一把匕首刺入了她的背部。珍妮说:“她消逝之时,我清楚地听见她临死前的呼喊。”
珍妮再转过头看那个小孩时,他已变成了大人。他头顶形成的一个小十字架开始越变越大,直到从每一个方向向整个地球滴下甘露。与此同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肤色的人们都跪在地上,举起他们的手臂,拜倒在他的周围。这次的幻象不同以往,会逐渐消失。她仿佛身临其境,在他们中间,同他们一道拜倒在他的脚下。她说:“我好像一粒即将发芽生长的种子,但只是成千上万这样的种子的一粒。我深深地知道,这就是智慧的萌芽。”随后房间又变暗了,虽然珍妮当时还沉浸在幻象迷宫,但她还是不由自主地瞄了一下床边的钟,这时已是早晨7点17分了。
1964年11月2日,她早上两点钟就起了床,冥思第二天大选的结果。在此之前几周,她发现水晶球里的大象消失了,只剩那头驴吃力地拖着步子穿过乌云。由于这样的事在她过去预测大选结果时从来没出现过,这搅得她心神不安,她希望能找到这个谜的谜底。路灯透过她卧室的窗子,投下淡淡的黄光,她手拿水晶球,静静地坐在昏暗之中。驴子还在水晶球内,它用鼻子去碰终点线,可那共和當的大象到哪里去了?她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水晶球里的场面,以致她只晃晃惚惚地感到有种奇怪地悬空感。当她向东方望去,看见了一座华丽的大理石楼阁。
珍妮描述说:“在有凹槽的大理石柱前,宝座上坐着一位身着华服的罗马皇帝,他力大无比,正向远离宝座而衣着破烂的贱民们投去一点食物。这群贱民蜂涌而上,哄抢撒在地上的食物。这时,灿烂的光辉从精巧的楼阁散发出来,珍妮目不转睛地看着,她注意到皇帝抛得更随便,简直是有气无力,所以有些食物就落在他的脚边,最后,这些贱民就像蝗虫一样扑向楼阁,将那楼阁所反映的那种文化和修养一扫而光。
黑暗笼罩了这个场面,珍妮意识到这场面借象征的手法,不仅让她目睹了罗马帝国的衰亡,以及随后熄灭人类智慧之光的黑暗中世纪。
第二十四章:五维骑士-王子的觉醒
到公元前5、6世纪,佛教等沙门教派兴起:①沙门学说包括对宇宙的描述,宇宙按自然法则演化,不受上帝创造或控制;若有天神也必须服从自然律。这在奥义书已有萌芽,后经非吠陀哲学发扬光大;②沙门僧侣相信某种形式的轮回说,宣扬解脱业感轮回,奥义书兴起时婆罗门教也逐渐接受轮回说;③以苦行隐遁和深入哲理来帮助解脱。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佛陀),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他存在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此时商品贸易的繁荣促使了刹帝利阶层的崛起,构成阻碍的传统婆罗门教拳威地位被削弱,思想界活跃着包括佛教在内的沙门思潮。(摘自:历史资料)
西元年前伽耶城.菩提树下
禅定了七天七夜的乔达摩-悉达多仿佛感到有一束光照照在他的脸上,他慢慢的睁开眼睛耀眼的白光直穿他的身体眼前的一切纯白且虚无,头顶着浩瀚宇宙时间在这个世界仿佛已经不存在了。宇宙像一个轴从头顶快速的旋转到他的眼前,从生命的开始到一切的终结尽在眼前,人类文明的崛起与衰败,杀戮破败使文明周而复始一切的因一切的果不断轮回。 12/16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