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面
面粉从机器里磨出来后,盛到揉面的大簸箕里。从中间挖一个小坑,倒上适量的井水。从有水的地方开始搅拌,直到稀泥一样的面糊不巴手,面粉都抱成团。这才是初级阶段。
家常把一个小面团揉熟都很费力。做面的师傅都是揉面的高手,双手在簸箕里像洗衣服一样的反复揉搓,三十四分钟过后,那些个面团就像彼此身上有粘合剂,放到压面机上,就乖乖的变成厚薄均匀的面片。
用木棒把连绵不断的面片裹成一个圆筒。顺序放到出面机的两个齿中间,面片就被压成或宽或长的面条。
用木棍长度相当的挑起来,挂在阳光下暴晒。笔直的身型开始慢慢变得弯曲,就是水分已经干了。取下来,放在案板上,咔嗞咔滋的用刀切断,放一截废作业本纸,用竹蔑条一捆,就成了。当年就这样包装粗糙的手工面,是走亲访友必备的人情礼物。
戽水
戽水得用戽水桶。一个木头捆扎成的小桶。它的最大特点是桶沿一边高一边低。高的那头在下,低的那头朝上。上下各拴一组绳子。
戽水时,两个人站在岸的两头,逮稳上下两根绳子。上面的那根绳子主要起固定作用,动作幅度不大。难度在下面的那只手。吃水的时候,腰弯下去,手要松一些,瞬时利用惯性,手腕一带,水就像弹珠一样,射了出去。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