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脚气病
如果怀孕的女性有硫胺缺乏症,其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出生后三到四周的时候,可能会突然出现心脏衰竭、失音和深腱反射消失等表现。
特别提醒
有些脚气病患者,出现了一些症状,如果没有及时被发现,可能会在医疗机构输葡萄糖,但是葡萄糖的输入很可能会促成或加剧患者的病情。
在治疗中诊断
脚气病患者的诊断,需要医生具有丰富的经验,当怀疑患者可能缺乏硫胺时,需要给予维生素B1进行治疗,如治疗有效,脚气病诊断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诊断过程中,还需要关注患者其他的一些合并疾病,同时也要进行治疗。
直接给予维生素B1之外,如果能够正常的饮食,需要增加粗粮的摄入,在治疗的过程中要增加其他B族维生素和营养的摄入。
龙医生的温馨提醒
脚气病和脚气一字之差,其原因、治疗的办法相差何止千里。脚气病是由维生素B1缺乏导致的,补充维生素B1是根本的治疗办法。而脚气则是真菌感染引起,口服和外用抗真菌药物是主要的治疗办法。
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纯粹食用精制主食,增加粗粮的摄入,比如糙米。对于酗酒或长期饮酒者,戒酒能够改善疾病的预后。
脚气和脚气病的区别
医学上的“脚气病”是因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脚气”则是由真菌(又称毒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很多人把脚气病当做脚气来治疗,这是相当错误的。
脚气病的症状是:1、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者称脑型;突发心力衰竭者称心型。年长儿症状近似成年人,以水肿和多发性神经炎为主。年长儿患周围性神经炎者呈现蹲踞时起立困难、膝反射消失、挤压腓肠肌疼痛。早期脚气病症状缺乏特异性,如胃纳欠佳、腹部不适、便秘、易激动、烦躁、易疲劳、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体重减轻等。以后心血管系统或神经系统表现突出。
脚气:做足癣和香港脚,受了真菌的感染引起的,一般的症状就是水疱,蜕皮,瘙痒等;有传染性,分为三种
1、水疱型
多发生在夏季,表现为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疱,剧烈瘙痒。
2、糜烂型
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由于走动时不断摩擦表皮脱落,露出鲜红色糜烂面;常见于多汗者。
3、鳞屑角化型
症状是足跖、足缘、足跟部皮肤脚趾增厚、粗糙、脱屑,鳞屑成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
那么怎样预防脚气呢?【预防脚气】1.要保持脚的清洁干燥,汗脚要治疗。勤换鞋袜,趾缝紧密的人可用草纸夹在中间,以吸水通气。鞋子要通气良好。2.公用澡堂、游泳池要做到污水经常处理,用漂白粉或氯亚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传染脚气。
3:治疗脚气尽量选择脚气粉这种类型的,因为脚气粉对上面的三种类型脚气都管用。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