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有没有留意到一个现象,有些孩子从小性格就比较凶狠,很喜欢挑逗别人,主动抢别人的玩具,抢不到就动手打人,即使对方年纪比他大,他照样动手。父母天天跟在后面说不可以动手打人,不可以抢别人的东西,但是孩子不会有任何改变。而有些孩子一直是被抢的对象,不敢还手,遇到困难只会哭。父母急得跺脚,恨铁不成钢。这些都是孩子原始性格的体现,想要改变,需要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引导,而这个过程是比较漫长的,父母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下面说说如何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狼性:
1、让孩子系统地学习拳击或跆拳道。
系统地学习拳击或跆拳道是培养孩子狼性的捷径。孩子5岁开始可以学习,可以给孩子报兴趣班也可以给孩子请私教,前提是要系统地学习。当孩子系统地学习后,身体自然变得强壮,加上快速掌握了其中的技术和技巧,更自信更勇敢。孩子老被欺负,没有狼性,是因为不够自信,害怕打不赢对方。如果孩子有技能傍身,身强体壮,自然会还击。只要还击一次,打赢对方,下次就没人敢欺负了。就好比你是武林高手,有高超的武艺,对于那些三脚猫功夫的人的挑衅,你是不会害怕不会退缩的。
2、让孩子练习打沙包或沙袋。
如果不想或者没有条件让孩子学习拳击和跆拳道,家长可以退而求其次,在家里吊个沙包,或买个不倒翁沙袋,平时没事就让孩子练习。
打架也是需要练习的,温驯文静的孩子一般都是内向性格,让他和别人有肢体碰触,他都不敢,更别说打人了,所以要加强练习,突破孩子的恐惧,突破心理障碍。
3、引导孩子玩搏击或散打游戏。
如果家里没有条件做到上面两点,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玩搏击或散打游戏。形式随意,不需要什么专业动作,孩子只要愿意挥拳踢脚就可以了,可以买一副儿童拳击手套给孩子练习。
我家儿子是个善良温驯的孩子,每次被人欺负就哭着鼻子来找我告状。有次被比他小1岁多的表弟抢玩具,也是哭哭啼啼地来找我帮忙解决。老公说孩子太软弱了,如果不改变他以后就只有被欺负的份了。
从那以后老公只要有时间就和儿子说“我们一起来玩搏击游戏吧”。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玩起来。中途要不停地引导,比如怎么握拳怎么用力,用什么姿势等等。
孩子从2岁多开始练习,现在3岁多了,我们偶尔打他一下他就会有意识地反击也打我们一下,下手力度还不轻呢,嘴上还说一句“你打我我就打你”!这就是我们让他练习搏击的目的,不是为了伤害别人,而是在被人欺负的时候可以激发内心的狼性,有意识有惯性地反击,从而保护自己。
4、教导孩子学会运用巧妙的方法保护自己。
孩子年纪小无法判断对方的实力和潜在的危险,即使是学会拳击、跆拳道,如果对方年纪较大或者手上有“武器”,孩子一味地展现狼性也会吃亏。学会巧妙地避开危险避开欺凌才是最佳的方式。
父母要引导孩子受到欺负时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解决:
第一种:大声喊叫。可以说“走开,我不喜欢你”、“我告诉老师了”、“我打我我就打你”等。孩子大声喊叫可以威慑到对方,另外,可以让身边的大人听到,过来援助。
第二种:大声哭闹。哭闹是孩子的武器,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孩子一哭闹,大人就会同情孩子,会将对方视为过错方,会责骂对方。对方下次也不敢招惹孩子了。
第三种:被别人欺负的时候要迅速离开。
离开是最好的办法,可以有效地减少伤害,然后去寻找帮助。比如寻找父母、老师、朋友、同学的帮助。
前期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一位白衣女生被黑衣女生扇耳光,连续扇50下,白衣女生不还手不离开,一味地道歉。看到这条视频我非常愤怒,不是对打人的黑衣女生愤怒,是对被挨打的白衣女生愤怒。被打成这样,竟然不能激发出她内心一丁点狼性。是人都会有狼性,忍无可忍必会爆发。受到严重伤害时还手是人的本能,就算不还手离开总可以吧,为什么无动于衷站在原地继续忍受别人的伤害?她父母的家庭教育真的很失败!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