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在重温还珠格格,发现了这一点。一二部皇上都特别疼燕子。第三部在册封知画的大典上,虽然燕子有点不分场合,但是我觉得燕子的孩子没了,皇上说这种话太让人心寒了。
身份变了。
之前是父亲对女儿。
之后是公公对媳妇。
我认为小燕子自身也是有一定责任的,她没有完成一个角色身份的转变。
在她是格格时,天真可爱、会武功是她区别于其他格格的地方,作为女儿她也只需要享受父母的宠爱,只用对自己负责。
但是结婚之后,她就需要为自己新组成的家庭负责。第三部一开始小燕子因为耍轻功而流产,从这一点来看就足以证明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长大,还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孩子。乾隆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失望吧。
哦,那是因为琼瑶写烂了。
你看最高赞里引用的原文。
"还好知画进了门,小燕子这副样子,哪里配得上永琪!"
这是一个太后会说的话?
这是满洲镶黄旗钮祜禄氏,后金第一将巴图鲁额亦都曾孙女,四品典仪人之女,雍王胤禛藩邸格格,雍正帝熹贵妃,乾隆生母崇庆皇太后,大清国母孝圣宪皇后会说的话?
(以上信息来自「百度百科」,但有知友认为熹贵妃是否额亦都后人存疑。)
荣国府贾母都不会说这种话。
高鹗续写的荣国府贾母都不会说这种话。
总的来说,其实琼瑶完全没有描写宫廷亲贵情感纠葛的能力,只是在第一、二部里由于人物设置的加分和情节巧妙避开作者的短处,读者感觉没那么明显罢了。
【大家一定要看评论区!!!】
【大家一定要看评论区!!!】
【大家一定要看评论区!!!】
不必到第三部,第二部中期开始人设就崩过
第一步小燕子贪恋蛮横,紫薇软弱圣母,这些缺点都很活灵活现,但正是这些缺点的“人味儿”,体现出了小燕子的义气、善良和江湖气,紫薇的温柔、才情和善解人意
尤其是从梁府相识到两个人认姐妹的时候,真的是两块美玉的碰撞的感觉
所以第一部才会那么多人喜欢,诚然它是俗文学,但是却确实突破了琼瑶原来的阶级和审美视野,显得晶莹剔透,而不是以前琼瑶剧那种男的吼女的磨叽。
第一部时小燕子是不学无术还有些幼稚坏事,但骨子里是个豪气干云的人,就是小燕子是没学问,但是是有灵气和江湖小智慧的,而性情方面无论是面对紫薇认错的嚎啕大哭还是对采莲吃醋的光火,都会反而让人觉得这个人是美好的
可是第二部的时候,无论是中途离宫出走,还是逃难的时候对朋友的态度,小燕子都失掉了那种剔透的真诚,弄丢紫薇,对永琪发脾气,直至最后和皇帝的反目更令人黑人问号,第一部的小燕子快意恩仇,她面对这样的事实,可能纠结,可能迷茫,可能甚至就像第一部那样大哭一场之后谁也不理撂挑子走人,也断不会向曾经给予她那么多关爱的阿玛挥剑吧
至于第三部,就彻底变成了传统的 ,完全失掉了还珠格格核心趣味和爽利审美的俗烂宅斗剧
第三部里,皇上非但对小燕子的态度没变,还宠爱到了新的境界,属于认输,彻底没办法的状态。
小燕子婚后三四年没生出孩子,皇上有主动说什么做什么吗?倒是老佛爷一早提了几次,他还挡过几下。后来感觉态度转变,是从小燕子知道皇上是杀父仇人开始的。小燕子话里有话不算,几次激动到动手,反观皇帝的反应,只是怼回去批评一下而已。其实皇帝这时候觉得小燕子变了,他就像面对一个叛逆的孩子一样,搞不太清楚状态,也没功夫去想,就是自己不太爽,但也不会去主动怎么样她。不过这孩子大庭广众发作的话,不说他是皇上,即便是普通的父母,出于自己的“面子”和对围观群众的“礼貌”,也是要批评一下的,而且也有制止效果。这就是对自己孩子的感情。如果是别人,早就斩了。小燕子的脑袋,皇上第一次没斩成,他自己都知道这辈子斩不了了。最后小燕子对皇上要一剑刺过去,不管她多大仇恨,多少情绪作怪,这绝对是伤透了心的。但后来不追究,还让小燕子带走了自己最优秀的儿子。这难道不是宠爱至极?不过这时候已经无可奈何了,皇帝和小燕子之间是回不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