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韧介绍:“当时供电恢复得慢,因为外电断了,地震以后柴油机已经在运转,后来海啸来了把柴油机厂房淹没,所以停电。停电后水供不上,实际上是处置不及时,应该快速恢复供电,把水路打通,恢复水路对它的循环冷却。”
汶川地震时核设施现险情 及时修好
据悉,我国之前也出现过地震等自然灾害,我国在处理像这样的事故时,是否有经验可寻?
对此,王毅韧表示,我国核电一直保持安全运行,没有发生过核电事故,没有直接处理核电经验,但在汶川地震时,核设施也出现过类似险情,当时启动紧急抢险方案、启动应急预案,“当时电断了,冷却水池破裂,冷却水位下降,堆芯有裸露的可能性,后来我们迅速调应急柴油机,采取空运,恢复了供电,后来把水池修好,及时用冷却水,所以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如果在我国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我们有能力应对,可以比处置福岛核事故好得多。”
王毅韧表示,安全高效发展核电,会对人们的经济生活对带来积极、有利的影响,“首先核电是个优质高效的基荷能源,能够稳定供电,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清洁低碳的能源,不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不排放有害气体,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同时也不排放颗粒物浮尘。使用这样的能源对于保护环境、应对气侯变化、优化能源结构非常有利,今天北京又是严重雾霾天,就是我们化石能源用的太多,煤炭用的太多,如果有更多清洁能源,加大清洁能源的比重,我认为雾霾天可以减少。既能保证生产生活用上电,同时又能够对环境更好,可以保持青山绿水。”
王毅韧介绍,“十三五”对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有要求,要从15%提高到20%,同时对有害气体的排放、温室气体的排放也要求降低10%到15%。这些要求就要求人们更多使用清洁能源,使用太阳能、风能、水能、核电,但在这些清洁能源里,核电是能够稳定供电的基荷能源,这是其他能源所不具备的。所以要实现“十三五”的确定的目标,还应大力发展核电,提高核电在整个电力供应中的比重。
王毅韧表示,基荷能源相比其他能源可以不受环境影响,稳定提供,“因为太阳能白天发电,晚上不能。风能有风的时候能发电,没风时不能发电。水电在枯雨季节发电也受影响,但是核电不会受这些影响,它可以365天每天24小时都稳定供电,应该讲它是最好的资源。”
此外,王毅韧还在节目中表示,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到当前这个程度,对于电、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长。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