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山东经济重化工业比重大,而这些领域国企居多。
比如2016年山东造纸量、石油加工量、火力发电量、轮胎产量、氧化铝产量全国第一。产量位居全国第二的产品有布、水泥、彩电,位居全国第三的有粗钢、冰箱等。
其中,山东2016年氧化铝产量为1849.85万吨,远超第二名山西的1414.14万吨。山东2016年火力发电量为4976.2亿千瓦时,远远超过内蒙古的3312.8亿千瓦时、山西的2354.2亿千瓦时。
这也表明,山东除了布、彩电、冰箱等少数家用轻工产品名列全国前列外,其余排名靠前的主要是原料、材料和能源资源产业等重化工业。
中南财经正法大学财税学院院长陈志勇则认为,一个地方的产业和经济结构决定了居民收入。比如山东制造业发达,但是贸易、旅游等不同产业占比不是太高。
陈志勇表示,原先增值税主要是在制造业上征收的,如果制造业占比较高,增值税的比重就比较大,那么中央在地方增值税收入分成中相对较多。但是第三产业越发达的话,地方营业税收入越高,居民收入就会相对较多。
“重工业属于资本密集产业,相应的劳动力的工资、成本占比较低,而发展一些高科技或者创新型的产业的话,人力资本的工资成本占据的比重较高。”他说。
据了解,2016年山东粗钢产量为7167.11万吨,为全国第三,仅低于河北和江苏。原煤产量为1.28亿吨,为全国第六。不过上述2个行业需要去产能。
服务业有待发展
因此,针对山东居民收入相对排名靠后的情况,山东下一步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靳卫东认为,服务业占比高了之后,一般居民收入就要高一些。
据了解,服务业分为两类,一个是生产性,一个是生活性。此前江苏、广东等地发展服务业的重点都是生产性服务业。
靳卫东表示,下一步山东需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很多传统的产业需要升级。如果保护传统的落后制造业,不光是居民收入,整个经济状态都会不好。”他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山东2016年的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为47.3%,低于广东的61.3%、江苏的50.1%、浙江的51.6%。不过,山东的服务业占比,比湖北、湖南、四川、河南等省要高。
葛金田指出,服务业的税收大部分归地方正府。所以服务业大发展的话,地方正府的收入会高一点,人民的消费水平会更高,会产生更多的收益。
葛金田表示,山东服务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低。比如金融业,山东的金融总量和江苏广东等地差距比较大。另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偏弱,而这些产业恰恰是能为地方带来税收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山东要提高居民收入,也需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经济。
各地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山东民营经济增加值34258.6亿元,增长8.0%;占GDP(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1%。这与2016年江苏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55.2%、广东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53.55%还有差距。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山东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7.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3.8%,这高于广东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27.6%的数据,但是低于浙江40.1%的数据。
陈志勇认为,第三产业主要是劳动力、人力资本比较密集型产业,这类产业占比较大的地方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
陈志勇建议,下一步山东需要优化经济结构,实施创新步伐,利用科技引领经济发展,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要下力气。同时要意识到吸引优秀人才到山东创业、发展。“关键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只依靠国有企业的发展和正府的投资的模式不可持续的。”他说。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