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道和杨振宁纷争年谱
1944年夏, 杨振宁考取了留美公费生
1945年11月下旬,杨振宁到达美国,原希望师从费米,但费米已离开了哥伦比亚大学,去处不明,使他甚为失望。几经周折,最后才在张文裕教授那里打听到费米即将去芝加哥大学的消息。
1946年年初,杨振宁注册进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欲入费米门下,被拒,后来去找泰勒,换了好几个题目,无法做下去,又去找费米,费米叫他去找艾里逊,而是个月后由于实验能力太差,又不得不转到泰勒门下。
几个月后,李正道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由于李正道大学没有毕业,入学成了问题。按照校规,念研究生必须首先取得大学毕业的资格,而李正道不符合学校的规定,只好先旁听。物理系的教授们便很欣赏他的能力,跟招生处商榷,改变校规,招李正道为正式生,进入研究院。费米教授是当时“芝大”杰出的物理学家“原子弹之父”,李正道有幸成了他的第一位中国籍的博士论文研究生。
1952年, 李正道和杨振宁合作研究“状态方程和相变的统计理论”,先后发表了两篇文章,建立了相变现象和格气体的基础。在第一篇论文投稿时,杨振宁以自己年岁大为由,要求署名在前。由于事出突然,李正道当时虽感到很窘,但勉强答应了。稍后,李正道看了文献,察觉这样做是不对的。在写第二篇论文时,李正道把一些文献给他看,以说明年岁大并不是排名的考虑因素。而且,李正道又解释,第一篇文章里的两个定理,主要是他证明的,可是他的名字却排在了后面。这样,杨振宁被他说服,同意他的意见,于是第二篇论文名字的排列次序便倒过来了,虽然在第二篇论文中只有一个定理,而且最后主要的一步是杨振宁想出来的。这样一来,两篇文章的作者的署名顺序,与贡献程度刚好相反。由于有这样不愉快的经历,李正道后来中止了与杨振宁的合作。 1/7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