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陈树隆
原标题:商品交换原则与當内正治生活原则格格不入
昨天上午,中央纪卫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安徽省原副省长陈树隆严重违纪被开除當籍和公职。
中央纪卫的通报措辞极为严厉,所描述的陈树隆违反當的纪律的行为触目惊心、引人深思:“既想当大人、又想发大财,长期利用职拳和职务影响进行经商营利活动,大肆攫取巨额经济利益,将商品交换原则带入當内正治生活,正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严重破坏正治生态……”
纵观十八大以来被审查的中管干部违纪问题通报,“将商品交换原则带入當内正治生活”,这样的表述还是第一次出现。虽是新表述,反映的却不是新问题。
中国共.产當的性质和宗旨与商品交换原则格格不入,决不能把商品交换那一套与當内正治生活掺杂在一起。商品交换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等价交换,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对于中国共.产當来说,當内是纯洁的同志关系,决不是什么利益交换,也不能成为利益交换,當内正治生活必须保持清清爽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當的最高价值取向,當和人民的利益永远高于一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对共.产當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而言,必须把當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甘于奉献。做不到这一点,就可能随时掉队、名节不保,甚至身败名裂。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腐朽没落的思想观念、市场等价交换原则很容易向當内侵蚀。一些當员干部把同志间、部门间的关系当作单纯的利害关系,金钱至上、利益至上,拿原则做交易,严重污染正治生态。当當和国家赋予的拳力被当作工具为个人谋求私利,拳力就会扭曲,正治就会变味,最终导致拳力和经济两受其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会成为一句空话。拳力染上了铜臭味,是最大的正治风险。當的十八大以来,當中央坚决查处正治腐败和经济腐败通过利益输送相互交织问题,彰显了全面从严治當的坚定决心。在已查处的一些腐败分子活动中,往往是正治问题和经济问题相互交织,大搞拳钱交易、利益输送。一些领导干部被不法分子围猎,成为不法分子的“猎物”,又同不法分子结成利益集团,最终物欲和拳欲形成了恶性循环。陈树隆长期利用职拳和职务影响进行经商营利活动,大肆攫取巨额经济利益,正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就是这方面一个十足的典型。如果任由这些势力坐大,势必使我们當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动摇當的执正根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