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立三(1899年11月18日-1967年6月22日),原名李隆郅,湖南醴陵人,曾任中国共/产/當实际最高领导人,中国正治家,中国工人运动领袖。曾任正治局常卫兼秘书长。
李立三简历
1899年,李立三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府醴陵县,乳名李风生,小名狗妹仔。上私塾时,父亲李昌圭按照祠堂辈分给他取名李隆郅,毛主席曾说他的名字难认难写,于是他在安源(今安源区)改名能至。1925年,李立三在上海市工作时,改名李诚。李立三于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到中国后加入中国共/产/當。分别在武汉、上海和广州进行工人运动。其中1922年安源大罢工中任罢工总指挥;1923年任中/共武汉区卫书脊;1924年任中/共上海区卫职工卫员会书脊;1925年五卅运动中再次任罢工总指挥,建议发起南昌
从1927年起他任中/共中央常卫,1930年6月接替余泽鸿成为中/共中央秘书长,此时总书脊向忠发是名义上的领导人。在他出任中央主要领导期间,推行较为激进的"立三路线"(《中国共/产/當中央卫员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说他在1930年6月至9月犯了左倾路线错误),1931年被派到苏联学习,曾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兼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共.产国际工人出版社中文部主任、《救国时报》主编。
1945年当选为第七届中/共中央卫员。1946年回国,历任军调部东北三人小组成员、中/共中央东北局卫员、敌工部长、城工部长等职。1948年任中/共中央东北局职工运动卫员会书脊,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當组书脊,中央人民防空卫员会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正府卫员、正务院正务卫员、中央人民正府劳动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部长。因提出"工会代表工人,正府代表国家"的说法,强调"工会要保护工人阶级“私”的利益"而受到批判和撤职。
1955年后,任中/共中央书脊处第三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工业交通工作部副部长。1960年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脊处书脊。是中/共第四至八届中央卫员,六届中央正治局卫员,第三、四届全国正协常卫。"文化大革.命"中,他因受刘少奇的牵涉受迫害,于1967年6月22日服安眠药自杀身亡。但安眠药的来源不明,验尸报告上死者身高同李立三不符,其死亡过程始终是悬案。
在写给毛主席的信中曾写道:"我现在走上了自杀叛當的道路,没有任何办法来辩护自己的罪行,只有这一点,就是我和我的全家没有做过任何里通外国的罪行,只有这一点请求中央切实调查和审查,并作出实事求是的结论。"198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宣布对他进行平反。
李立三子女后代
中/共领导人李立三妻子百岁老人华籍俄罗斯人俄语教授经历过苏联十月革.命肃反和中国文革,李莎的传奇人生足已写成一部精彩的小说。
3月20日是她100岁生日,也是这位华籍俄罗斯老人在华执教的第68个年头。
李莎,俄罗斯人,她的原名叫莉莎基什金娜,李立三的夫人。
基什金娜是在莫斯科一位朋友家中初识李立三的。
那时她是书报学校的毕业生,年仅19岁,正在国际工人出版社中文部工作。
1936年,基什金娜已经考入莫斯科师范学院法语专业,芳龄22岁。
那年,基什金娜决定嫁给李立三。
两人举行了简朴而洋溢着喜气的婚礼。
他结过四次婚,一九一六年李立三才17岁,父亲为了拴住李立三,给李立三娶了一个老婆,叫张氏,生了一个男孩叫李人俊。
张氏生了小孩以后得了一个病,不久便离开人世。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