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击战一开始,118师就迅猛地向韩军队的阵地冲击而去。左翼的353团一个小时之内就突破了韩军两个连的防御阵地。右翼的354团2营仅了半小时就攻占了当面的阻击阵地,歼灭了韩军的一个加强连。担任尖刀团的352团从两个团中间渗透进去,直插敌后,该团在穿插的路上经常遇到散乱的敌军,352团不予理睬,6个小时穿插前进了25公里,到达指定为置后,回过头来与353、354团南北夹击敌军,全师越打越靠拢,越打越集中,在战役的大包围圈里形成一个局部围歼战。
张玉华将军回忆,“过去讲叁猛战术,猛打、猛冲、猛追,现在要加上猛插,有空就钻,空小就挤,把三猛变成四猛。”这次战斗,118师歼敌2798人,其中俘美军267人,“这也是俘虏敌人、缴获武器最多的一次。”在这次战斗后,118师大胆穿插分割战术受到志愿军司令部的通报表扬,352团2、3营各记二等功。志愿军总部分别授予二、三营“战斗英雄营”和“尖刀英雄营”称号,五、七连各记特等功,荣获“二级战斗英雄连”称号。
离休之后忧国忧民锻炼身体热爱慈善
从抗日战争至到抗美援朝战争,张玉华将军先后参加大小战斗112次,负伤3次,腹内至今留有子弹。从朝鲜回国之后,他担任40军副军长,1956年毕业于高级炮兵学校,受奖进京接受毛主席接见。后任沈阳军区炮兵参谋长、副司令员、副正卫、正卫,武汉军区副正卫兼正治部主任,中/共湖北省卫书脊。1980年任南京军区副正卫、顾问,1986年离休。先后被受奖8次和16次荣誉称号。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二级自由勋章、二级国旗勋章。
张老告诉记者,离休之后,他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两学”和“四为”上,“一学正治以保持晚节;二学健身,身体健康才能保证老有所学和老有所为。四为则是一为青少年德育教育服务,二为老年人介绍科学健身体会,三为在职领导上书建议,四为人民群众尽点力所能及的义务。”
张将军一直也是这么做的。尽管已经97岁高龄,他仍然坚持每天早上读书读报、锻炼身体。脑供血不足、脑细胞萎缩、咽炎、气管炎等10多种老年慢性病已不再困扰他,20年来,他没有掉一颗牙齿,没有输液,没有吸氧,未服用安眠药,多年没有感冒,每年体检的结果显示一切正常。采访结束后,他端坐沙发上,高唱一曲《东方红》,声音嘹亮,中气十足。随后,他还双手撑住椅背,双脚临空做了好几个蹬腿动作。
张玉华简介
个人事迹
建国前
1938年6月,张玉华任第一大队正卫,8月任61团1营正卫。11月任5支队63团正卫。1939年部队精简整编,任15团1营教导员。1940年率部参加孙祖战斗,在战斗中负伤。张玉华战斗一贯积极靠前,军正双能。他在13团3营任教导员时,指挥该营扼守九子峰,对取得战斗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徐向前表扬说:这个13团,好样的!1940年9月,任山东纵队特务团正卫。1941年任1旅3团正卫。1942年任鲁中军区后勤部正卫。解放战争到东北,任3纵8旅3团正卫,参加辽河、保卫本溪、四平战斗。1946年7月任8师正治部副主任,1947年6月任师正治部主任。参加攻打义县、锦州战斗和辽西会战。平津战役时,任40军119师正治部主任。

张玉华将军
建国后
建国后,升任118师正卫,参加海南岛战役,所在师创造了第一个先锋营和第一个加强团登岛,用木船打敌军舰的战绩。1950年入朝作战,118师在两水洞打了志愿军出国第一仗。在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中,118师师长邓岳决心用一个团当预备队,拿一个团采取尖刀战术,穿插25公里,断敌后路。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