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1月12日消息,东海油轮事故船舶附近海域已发现长约5公里的油污带。
2018年1月6日20时许,巴拿马籍“桑吉”号(SANCHI)油轮与香港籍散货轮“CF CRYSTAL”在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发生碰撞,碰撞造成装有凝析油的“SANCHI”油轮起火。

2018年1月12日,交通部“深潜”号、“东海救117”号缓慢接近桑吉号,并用泡沫灭火(视觉中国图)
事故发生后,国家海洋局立即成立海上应急监测领导小组,启动海上应急响应,利用船舶、飞机、卫星等手段,高度关注事故态势及其对海洋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做好落水人员漂移预测、搜救海域海况预报等工作。1月7日至今,共出动船舶5艘,航程达2100余海里,持续在事故海域开展巡视,密切关注事故发展态势并全力配合海事部门做好人员搜救等工作。海监飞机自1月9日起多次到达事故海域进行航空监视监测,航程达2700余公里,监视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
12日9时,监视发现事故船舶附近有彩虹色的轻微油污带,采样分析显示,海水中石油类物质浓度为5.46~21.3μg/L。13时,事故船舶附近海域发现长约5公里的油污带(见图),自船首向东北方向延伸,呈羽毛状,右舷中部附近海面油污仍有燃烧情况。
国家海洋局已进一步加强力量部署,持续在现场开展空-海立体监视监测,及时掌握事故海域油污分布状况及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情况。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