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看大图普京应该是在这个时期加入苏共的,这是成为克格勃的必要条件。在“克格勃”的海外谍报学院,普京接受了完整的训练。
二、一生难忘的克格勃间谍生涯
1984年普京再次受训,这次是在莫斯科的安德罗波夫红旗学院,该学院是克格勃专门培养对外情报人员的地方。学院的特点是,学员要在将要前往的国家的模拟环境中进行生活和学习。普京所在专业是用德语教学的,生活环境也模拟德国。普京当然明白,结业之后,他将被派到德国。对克格勃许多青年军人来说,这可是梦寐以求的事。红旗学院就是现在的巴拉什哈对外情报学院,而附近村民和外界还误以为这是国防部下属的一个保密的科研所。
有一项训练是让学员在没有壕沟掩护的公路上,钻到全速驶来的坦克的两条履带之间。学员要不差毫厘地趴下,不然就会被碾成肉泥。在忍耐力训练中,这还不是最难的。普京的另一名学友诺维科夫少将回忆道:“最可怕的是从超高处往下跳。我是在高台上第一次看到普京的。我俩先后跳下,按规定,一着地就得相互格斗。那是刚割过的玉米地,留着尖茬。我一把抓住普京,没抓牢,反被普京抓住,他一个背挎,我在空中急转身,幸好两人都没倒下,否则身上会添几个窟窿……我们就这样相互认识了,我俩都迷恋柔道,都曾是本市冠军。不过,当时相互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
当时所有队员都用化名,普京化名普拉托夫。起先,不少人由于不习惯,一不小心就暴露了真名。但是,普京从不失误。
1985年,普京从安德罗波夫红旗学院受训后,即由克格勃第一总管理局第四处派遣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工作。他以这里为基地,以整个中欧的德语地区(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奥地利和瑞士)为舞台,度过了他克格勃生涯最有成效的五年时间。克格勃在德国活动的大本营是东柏林郊区的卡尔肖斯特。据路透社报道,克格勃在民主德国活动的全盛时期,有2500多名特工分布各地。柏林以南接近捷克的古城德累斯顿,则是克格勃的又一个重要基地。普京在德国的五年,即以此为基地,从事谍报活动。安格利卡大街离苏军德累斯顿基地只有几分钟的路程,柳德米拉经常到基地商店购买苏联商品,普京夫妇还经常到基地看苏联电影,普京在闲时也到基地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普京后来回忆说,他刚到德国的时候,东德的商店物品丰富,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和苏联形成鲜明对照,苏联什么都缺,到处都要排队。这对初次出国的普京是一种震撼。
点击看大图普京在选举前夕曾谈到自己在德国的工作,当然他不可能透露详细内容。他只是说:“我是正治间谍,获取正治家的消息、敌人的计划等。我们负责东德境内的,与我们有关的正治路线的任何一个消息以及主要敌人的任何情况。这里的主要敌人是指北约。”当时的“工作包括发展线人,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并发到中心。信息包括正當的动态,内部的趋势,他们现在的和有潜力的领导人。重要的是掌握谁在做什么事情,是怎样做的,注意与我们有关的国家的外交部在发表什么言论,他们在世界各地是怎样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自己的正策。还要注意我们的谈判对手的立场,例如关于裁军的立场等。当然,为了获取这些情报,必须有线人,发展线人和获得情报是同样重要的、并列的两件事情,此外就是分析和加工信息”。
曾与普京在前民主德国德累斯顿克格勃分部共事长达五年之久的苏联克格勃少校尤索尔泽夫在他的一本新书中,首次向世人披露了普京间谍生涯中鲜为人知的一幕。
弗拉基米尔?尤索尔泽夫生于西伯利亚,在大学里读的是物理科学,当他于20世纪70年代被克格勃招为间谍后,先在苏联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和明斯克市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才被派遣到前民主德国德累斯顿克格勃分部;也正是在那里,他认识了现在的俄罗斯总统普京。据尤索尔泽夫称,当时他只有37岁,是苏联情报局少校。尤索尔泽夫称他的工作不是特别的有意思,但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一切又变得非常忙碌起来。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