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属于一个多民族国家,而且民族数量要远远多于我国的,在缅甸一共容纳了一百三十五个民族,在缅甸有七个省份,还有七个邦,直辖市有两个,之所以会有省和邦的区分,是因为居住在省的百姓都是缅族,而邦中居住的都是其他少数民族,以此来划分。再来说一下佤邦和果敢,无论是佤邦还是果敢,其实都和缅甸有关,佤邦和果敢隶属于掸邦,果敢属于这个邦的第一特区,而佤邦就是第二特区,掸邦和我国的傣族是同族,而且缅甸和我国之间的沟通交流都离不开掸邦,无论是在民族还是在地区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按照地理位置来看,佤邦和果敢都位于缅甸的北方,同时和我国的云南距离很近,佤邦中以佤族为主,而值得一提的是,佤族就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而果敢是以果敢族为主,这些人都是中国人的后代。果敢人中很多都是来自于中国境内的百姓,而且和我国的镇康等地的关系十分密切。
彭家声在进入缅甸时只有十六岁,他的亲人大多都在中国,在1988年,当时很多中国百姓开始纷纷涌入缅甸,这些人作为缅甸的移民为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后来根据当地的一些统计资料也可以发现,在进入2008年之后,当地居民中缅族人大约有四万人左右,而果敢族人大概是八万人,还有八万的新移民,所以可见当地中国人口数量所占比例是非常重的。
彭家声作为当地的特区主席,对于来自中国的新移民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与此同时也感谢中国新移民对发展当地经济做的突出带头作用,让以往没有楼房和砖瓦房的缅甸开始拥有了更好的建筑来居住。
此外佤邦和果敢其实原本都是属于缅共所拥有的区域,但是随着正治的解体独立,让他们开始纷纷脱离了缅共。后来佤邦在和联军作战期间因为占据了优势而获得了更多的领土面积,所以现在佤邦当地人口数量多达五十万。佤邦和我国临近,而且和国内的佤族是同一个民族,所以交流方面是比较频繁的,也无法割舍,后来为了促进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佤邦也曾经让我国的学者为其撰写历史书籍,而且时至今日,当地的新闻联播依然播放着汉语和佤语。
在缅甸掸邦有着三个华人特区,这些特区分别是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及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勐拉。这些地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主体民族都是中华民族,果敢的果敢族就是中国汉族,佤邦的佤族也是中华民族之一的佤族,勐拉的爱伲族则是中华民族之一的哈尼族。
图为缅甸果敢自治区(原缅甸掸邦第一特区)地形图,这里毗邻云南省临沧市,与缅甸贵概以怒江为界,与缅甸佤邦以南邓江为界。
果敢现在是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原称缅甸掸邦第一特区。在明清之际,效忠永历皇帝是李定国部在永历父子被吴三桂杀害之后流连于云南掸邦等土司管辖之地。他们听从李定国的遗训,誓死不降,永远都生活在中缅边境。其中果敢就是他们的主要居住地之一,果敢在明清时期曾是云南土司镇康州是一部,称为镇康州科干山兴达户。现今果敢位于缅甸掸邦北部,这是在清末之后的时期。清乾隆之后现在的果敢一直为兴达户的杨氏茅扎管辖,并接受镇康州和木邦保护。到1840年科干山兴达户茅扎杨国华因战功被清朝升封为科干土县,自此果敢脱离镇慨斏为一个独立行正区,杨姓茅扎则成为土司。鸦片战争后清正府软弱,英帝国逼迫清正府1897年签订滇缅边界,果敢自此成为英缅一部分。而果敢土司也成为缅甸木邦之下的一个小土司。二战后科干土司成为独立土司,并将科干雅化为果敢表面当地人果断勇敢之意,后以果敢的名义与缅甸签订彬龙协议,成为缅甸民族一份子。
1959年,缅甸正府废除果敢的土司制度,欲实际控制果敢地区,此后与果敢地方武装不断发生冲突。1969年3月缅共在彭家声支持下开始管辖果敢,果敢县成为彭家声的天下。当时有许多知青跨国进入这里,多少埋骨以此。1989年3月11日,彭家声带着果敢部队宣布成立“果敢民主民族同盟军”,并与缅甸军正府达成停战协议。果敢获得缅甸正府承认为缅甸掸邦第一特区。彭家声出任缅甸特区主席、果敢军总司令,成为名副其实的果敢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