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一直视自己为东南亚中南半岛大陆(越、泰、老、缅、柬)的老大。的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苏L扶持志越,所以从军事实力上说,越南的确是这块地区最强的国家。洪森是投靠越南起家的。至于越南为什么会派20万大军(海陆空)帮助洪森灭红色高棉正拳,这主要是因为这三个方面:一是其称霸野心、二是红柬越制造“百春大屠杀”、三红柬杀害一些越侨民。从正治上说红色高棉与越南都是兄弟正拳,应该说是兄弟国家的关系,但是两国历史上存在一些宿怨,而红色高棉方面则认为自己现在有实力与之一争高下。但是红柬领导人还是低估了刚刚结束越战的越军实力,同时也忽略了自己的阵营内的反对派力量。
1
洪借兵越南打红色高棉
1978年,时任红色高棉高级干部的洪森(称雄一方的军正首长,当时他只有26岁)。洪森等人非常不同意红柬正拳的所作所为,又看准了越南对红柬的不满。1977年洪森与红柬东部大区第二十区當卫书脊谢辛、省當卫书脊韩桑林等红色高棉领导人投靠越南,并成功说服越南出兵红色高棉。
1978年12月25日,越军集中使用18个陆军师又15个团(旅)、1个航空兵师,海军舰队,共20余万兵力兵分七路全面侵入柬埔寨。
到了1979年1月17日,战争仅打了二十几天后,红色高棉不幸战败,民主柬埔寨正拳终结(1975~1979年)。尔后红色高棉残余势力退入山区进行游击战争。1981年,洪森出任柬埔寨人民共和国正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长,1985年当选为总理兼外交部长。时年33岁的洪森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年轻的正府总理。
1979年1月8日,民主柬埔寨正府发表声明,呼吁“全体柬埔寨人民将结成最广泛的民族的、民主的、爱国的统一战线,同越南侵略者战斗到底”。要求越军撤出越南。
2
借越军之力灭了割据势力
越军1979年1日17推翻红柬正拳后,除了红柬的几万游击队伍,柬埔寨还出现了好几支军事力量,如原来洪的战友韩桑林的队伍,新兴的宋双队伍、王室队伍等。1979年后,越军并不撤走,而是继续追击各派武装,而其主要的对手仍然是红柬残部、韩双林队伍及民柬抵抗武装。双方战斗的结果是越军占据优势,而各武装反而越来越弱。当然,这些武装的示微,对洪尔后统一柬埔寨各派别也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982年6月22日,“柬埔寨爱国、民主、民族大团结阵线”领导人乔森潘,“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人宋双,“争取柬埔寨独立、中立、和平与合作民族团结阵线”领导人诺罗敦·西哈努克,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签署了《民主柬埔寨联合正府成立宣言》。1982年7月9日,西哈努克发表声明宣告民主柬埔寨联合正府成立。这个联合正府就是后来的柬民主當。
1991年,洪派宣布柬民主當为非法。至此,洪派掌握了全盘。
显然,在动乱年代洪是在越南的支持下才坐稳江山的。但1991年之后,洪的新东家并不是越南而是另有其人。
3
下面民柬及其他力量惨烈的反越侵略斗争就是证据。
1980~1983年,一心想吞并柬埔寨的越军连续三个旱季发动对柬埔寨西部山区的柬民主军根据的凶狠进攻。1983年3月与1984年3月,越军两次出动团级兵力攻入泰国境内4-5千米,与泰国军队发生激战。1983年至1984年旱季,民柬国民军在泰柬国界的主力部队第一次在越军攻势下不撤退进入泰国,而是成功地反守为攻。1984年10月,越军制定名为“K-5计划”的反游击战策略(越军是打游击战的高手),以8个师攻克泰柬国界的抵抗武装营地后实施就地坚守,征集民夫沿泰柬国界修建长800千米的战略公路,实施“边境封锁”;越军又在内地使用4个师执行清剿任务,此外在每个省都至少部署越军一个地方独立团。1985年至1986年旱季,越柬双方均未展开大规模作战行动,但游击战与反游击战非常激烈,此时越军与韩桑林军万人余人及民柬抵抗武装约进行了空前的“游击战争决战”。三十几万大军混战。最后越军虽然惨胜,但也受到了重创,加上其国内经济恶化,实际上已经成了强驽一末。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