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五常是二战的产物,是战胜国论资排辈、论功行赏的结果。美国因为拯救欧洲有功,英国跟着美国并肩作战打败了纳粹,苏联也浴血奋战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过了贡献,中国就更不用说了,没有中国人8年艰苦抗战,二战也不会赢得那么顺溜。
所以美英苏中四国当选联合国五常是众望所归、受之无愧,而法国则是沾了英国的光,走后门进去的。
不过时过境迁,现在看来,联合国五常的设立确实有那么点过时,不符合民主精神。所以这些年来,关于联合国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特别是改革联合国常任理事会,更是成为各国共识。
但是真正有希望成为联合国安理会新的常任理事国的国家,也就印度、日本、德国、巴西几个国家。
如果按照国力、国际影响力和对世界经济做出的贡献来说,日本和德国沾点边。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德国紧随其后是第四大经济体。
日本从50年代就开始对外经济援助,曾经连续十年排名世界第一,现在对外援助排名依旧是世界前五。联邦德国也是很有爱心的国家,从50年代开始外援,到1984年为止,对外经济援助高达3400亿马克。
如果按照联合国成立时,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标准,日本和德国毫无疑问是没有资格的,因为他们是二战的发起国,也是战败国。
那么作为亚洲第二大国的印度,在二战时做出过什么贡献呢?
在二战爆发的时候,印度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印度是在二战结束一年后才获得独立的(1946年8月15日);因此严格地说,二战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印度还不是一个国家,连打酱油的资格都没有。
印度当时有军队,但都打着英国皇家的旗号;所以也可以说,印度所有行为都是在英国人指挥下进行的,即使有功劳,也应该归功于英国人的领导。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印度人民也为二战胜利作出过贡献。
印度虽然长期是英国殖民地,但是印度人民不甘心当奴隶,一直在不屈不挠争取独立。
印度国大當就是一个以争取独立为目标的正當,成立于1885年。二战爆发后,国大當领导人尼赫鲁反对英国把印度绑在战车上参加二战。
在此情况下,英国战时内阁开出了条件,只要印度人跟着英国参战好好干,战争结束了就允许印度独立。
因此印度人才奋不顾身参加英军,投入到了对德国、对日本的作战。据有关资料记载,二战中一共有250万名印度士兵加入到了英军队伍中,他们要么被变成独立步兵师,要么被编入英军步兵师,参加了英国军队在二战中所有的对德对日作战,表现非常神勇,受到丘吉尔的表彰。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军人为主的步兵师参加了英国对德意军的战斗,还俘虏了上万意大利军人。
印度前陆军总参谋长萨姆.马内克肖,就是二战英雄。
他1914年出生在印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上过军校,二战时他被分配到皇家苏格兰12边防团服役。
1942年,他所在的17印度师在缅甸锡当河与日本人作战时,为了夺取山头时,身为上尉的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以30%的伤亡率攻下山头,但他本人也倒在血泊中。
师长科文少将怕这个勇敢的部下再也不会醒来,就把自己的军功十字勋章别在他身上,对他说道:"你不能死,死人是不能获得军功章的"。
在后方医院,检查之后医生大吃一惊,这个军人身中九弹,都在腹部,肺、脾、肾都有弹孔,医生甚至一度拒绝医治。
不过最终医生还是为他做了手术,伤好后迫不及待重返战场。
总的来说,印度士兵是勇敢的,为二战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可惜他们只是殖民地的军人,上前线是代表英国作战,所有的功劳也被埋没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