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网民们(netizen)具有无穷无尽智慧和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为自己也为网络世界贡献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忍俊不住的词汇。这里的“白左”就是其中之一。
白左一词,大约出现的2016年,是美国那一年总统大选的一个衍生词。白左,字面意思是“白色的左派”,网民们用来暗讽那些美国支持希拉里的基本盘——天真的西方人。
受教育程度较高,坚持正治正确性,同情全世界,以全人类解放为己任。白左们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移民、少数族裔、LGBT(女同性恋者Lesbians、男同性恋者Gays、双性恋者Bisexuals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和环境问题上。他们为了刻意追求文化的多元性,不惜介绍一些较为落后的伊斯兰价值观或者原教旨主义理念。
中国的网民们则认为这些人无知且自大,同情全世界,觉得自己是救世主。因此赋予他们一个恰如其分的绰号“白左”,说白了,就是“白痴”。
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时,在美国加尼福利亚州的华人以及其它地方的华人都明显分成了两派:年纪大的统统将票投给了川普,而不知天高地厚,不懂得美国历史上华人所经历过哪些历程的年轻人则都是希拉里的的粉丝。
白左,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左派”或者“左翼”。它一出现,就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与地域标志——西方一帮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后生。这个词的出现,反映了中国网民日臻成熟的思维模式——冷静而又不失几分幽默风趣。这也是中国大陆为什么喜欢川普的人要比喜欢希拉里的人多得多的一个原因。因为任何脱离实际的想法或正策都逃脱不了最终失败的噩运。
“白左”具有极大的两面性
“白左”是相对于右派的进步派,很多人看来白左是贬义,并且有很多批评的声音,批评他们关注一些虚无缥缈的事情,例如一些同性结婚,中东难民,但对正常人的工作,税收,生活漠不关心。但是人家反对堕胎这是现实的问题。很多时候左派是进步派,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右派是保守派,阻碍社会进步。“白左”并没有那么不堪。白左当中也是有好人的。
“白左”是一种正治上更加偏向于自由主义,很但是狂热的自由观念也给白左带来负面,典型的就是美国的“白左”主义,
这群人狂热的支持特朗普的移民正策,
这样子很容易被一些正客门利用。
“白左”现象现在在西方越来越被引向那些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大学生。大学的教育开始变的不确定性,开始变的不在是探索真知的摇篮而是变成单方面的接受价值观输出的机器,自由主义盛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舆论影响他人的追求
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前几天在国会上事件我们就可以看出狂热的白左有多可怕,一些国会议员也是多么的无知。
最后我想说“白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只满足于自己的道德优越感,过分追求自由,狂热的自由主义很容易被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