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17日,是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举行入城式的日子。日本TBS电视台推出了一集特别报道节目《原日本兵看到的“那一天”》。节目通过多位日本老兵的证言,向日本国民揭示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在我的记忆里,日本的电视台如此真实而正面地报道“南京大屠杀”事件,这还是第一次。
长达25分钟的节目,通过一位88岁的老兵三谷翔的南京忏悔之行,和其他4位参加过南京大屠杀活动的日本老兵的证言,真实地展示了70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极其残忍的一幕。

三谷在南京理工大学向南京人民谢罪
三谷回忆说,当时广场上中国人的尸体堆积如山。
三谷翔在南京的遇难者墓碑前流下了忏悔的老泪。
本文摘自《真相:慰安妇调查纪实》,作者:陈庆港,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一场风暴裹挟着大量的雨水昨夜肆虐了整个海岛,直到天色渐亮时才安静下来。
一夜无眠。清晨,推开窗户,轻风带着海潮的咸湿气息扑面而来,黑云密布的天空已被打扫得干干静静,蓝得让人心情无法平静。太阳正从海面上慢慢升起。在天翻地覆后的风平浪静里,阳光如一双巨手,抚摸着平静的大海,刚刚还在狂怒的海水此时像摇篮里安睡的婴儿。阳光下一切都是那样的新鲜,光灿灿的。
走出旅馆,睡意矇眬地在街头吃着早饭,看人们在门前悠闲地喝茶,或者赤着脚拖着长长的身影慵懒地走过小街,昨夜的那场风暴似乎没有发生,杳无痕迹,在这个滨海的长满了椰树的南国小镇上,我有一种强烈的幸福感,这一瞬间,我怀疑所有的苦难。小镇宁静安详得令人觉得不真实。
穿过小镇的公路通不到鸟牙峒,好在下了公路鸟牙峒就已经离得不远了。
驶下公路后不久,车终于停了下来。通往鸟牙峒的路变成了一条只容一人穿行的小道。昨夜的那场暴风雨在小道上的坑坑洼洼里积满了水。泥土红得像是被染过。
小道的尽头,此时,鸟牙峒同样沐浴在昨夜那场暴风雨后的宁静安详中。
向导告诉我,由于偏僻,几十年来鸟牙峒没有多大变化,60多年前日本人进村走的也是这条小道,这条小道是进村的惟一一条通道。
我的脚步越来越慢,向导不时地停下来等我。在令人感觉有点虚幻的宁静安详里,我仔细地寻,小心地听。在这宁静安详里我的耳边始终萦绕着一种让我不安的声音,这声音凄厉中带着哀怨,从椰林的深处和小道的尽头,飘忽传来……我知道,当年这条小道上曾经留下过许多少女的血泪,小道两旁的椰林里曾经回荡过许多少女的哭喊,就是从这条小道,她们被驱赶进人间地狱。
渐渐地,小道两边密密的椰林间,隐约可以看见搭建在其间的房屋,人们透过密密的树隙悄悄地打量着每一个进村的人。60多年前,人们一定也曾用同样的方法打量过那些从这条小道进村的日本兵,那时他们还不知道这些扛着枪的人带给他们的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噩梦。
鸟牙峒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1940年9月日本侵略军占领了这里。日军在鸟牙峒建立据点后,即在军营中设立了慰安所,当时仅4000余人口的鸟牙峒,有20多名少女被强迫抓去充当了慰安妇,这些慰安妇中年龄最小的仅13岁,最大的不超过19岁。我来鸟牙峒寻找的这位老人,就是当年这些慰安妇中的一个幸存者,她被日军抓去的那年,15岁。
在一排低矮的小屋前,领我进村的人就喊“阿婆啊!”“阿婆!”这时从小屋侧旁的那间用椰树叶搭成的猪舍里,一位老人探出头来。她移开拦在猪舍前的栅栏,佝偻着身子走了出来,我看不清她的脸,她一直手搭凉棚,正午的阳光很厉害。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