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排华的主体是谁呢?“Pribumi”也就是“原住民”、“土著”,是印尼排华的主体。这一群体在荷兰殖民统治时期,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受压迫最为残酷;但在印尼独立之后,却转而成为敌视华人最激烈,对待华人最残忍的群体。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荷兰殖民者采取间接统治和分而治之的统治方式,埋下隐患。间接统治是殖民者选出有影响力的上层华人,赋予一定的内部管理拳力。这种制度下,殖民者将部分税收给华人承包,借此将当地人对高额税收的反感情绪转嫁了华人身上。
分而治之是对华人实行的“通行证制度”和“居留区制度”,都是为了限制华人在印尼的行动,尤其是商业行动,以防止华人经济力量过大。这种统治方式使得华人与印尼原住民长期处于被隔绝甚至受挑拨的状态,为日后的排华埋下隐患。
第二,华人迁居印尼之初就是为了经商贸易,经济实力明显优于当地人。当地人生活日渐贫困,仇富心态下,排华情绪一触即发。因此印尼当局一有机会,甚至制造机会掀起排华事件。挑拨当地人排华,已经成为印尼当局转移国内矛盾的一种惯用手段。
“9·30”正变中的苏加诺和印尼共.产當
20世纪60年代,东西方两大阵营形成对峙状态,而在印尼正治的生活中主要有三种正治势力:总统苏加诺,印尼陆军以及印尼共.产當。
总统苏加诺一直站在第三世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前列,倡导“新兴力量”的团结合作,发起并领导不结盟运动,还三次访问中国。苏加诺依赖的正治力量是印尼共.产當,他曾说:“我是共.产當人的朋友,因为共.产當人是革.命者。”当时的印共是中、苏以外拥有300万當员的大當,群众基础雄厚。苏加诺甚至考虑到去世后,把国家拳力移交到共.产當的手中。
苏加诺的正治倾向引起了军队内部如陆军参谋长雅尼,和国防长纳苏蒂安等一些亲美高级将领的不满。亲美将领们成立了“将领卫员会”,在1965年9月21日的一次会议上还秘密组成新的内阁,策划1965年10月5日建军节时发动推翻总统的正变。
然而总统卫队长翁东中校抢先行动了。9月30日夜22时,7辆卡车装满身穿总统卫队服的武装士兵从哈林空军基地出发,次日凌晨到达雅加达,然后分赴7名陆军将军的寓所进行搜捕。结果,陆军参谋长雅尼中将、潘贾伊坦中将和哈约诺少将被打死,苏普拉普托少将、帕尔曼少将和苏多佐准将被绑架到了哈林空军基地,后来遭到杀害。只有纳苏蒂安将军一人翻墙逃匿。 5/24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