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一直将珍珠港事件视为自己的耻辱,将责任全部推到日本一方,然而,真相到底如何呢?
日本偷袭珍珠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从此,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日本走上了不归之路。美国人一直将珍珠港事件视为自己的耻辱,将责任全部推到日本一方,然而,真相到底如何呢?

著名美国历史学家舍伍德在其所著的《罗斯福与霍普金斯——二次大战时期白宫实录》一书中详细分析了美日的珍珠港事件前的外交谈判过程。日本前驻德大使来栖三郎1941年11月6日赴美,与驻美大使野村一起和美国举行了谈判。11月20日,日本代表作出了准备同美国达成协议的姿态,向美国国务卿赫尔递交了日本正府的“和谈新建议”。然而,11月22日,美方用所谓“魔术”的特殊方法截获和破译了日本外相东乡给野村和来栖发的密码电报。在这份电报中,东乡指示野村和来栖,日本正府20日的建议是:“绝对最后建议”和“防止某种事件发生的最后努力”。这个最后通牒的期限是11月29日,电报最后强调,“最后期限绝对不能改变。在这之后,事情将自动地发生”。11月26日,赫尔国务卿对日本的建议作了答复,向日方代表递交了美国正府拒绝日本建议的照会,即所谓《赫尔备忘录》。因为美国截获和破译了日本的密电,美国方面觉察到日本将有所行动,但并不清楚日本的具体进攻目标,对此,就连日本谈判代表野村和来栖也不知道。舍伍德指出,11月25日日本机动部队向珍珠港进发,这正是东乡密电上指定的“绝对最后期限”的前4天。这就是说,日本根本不需要美国的答复,在一本正经的、无效的外交换文还在继续之际,战争就已经发动了。
当然,这只是美国学者的看法,对于这件事情,有些日本人又是另一种说法。
日本袭击珍珠港的飞行部队总指挥人渊田美津雄于1967年再版了他的《袭击珍珠港》一书,对日本袭击珍珠港的指责作一番解释。他指出,罗斯福总统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为了使美国人民在参战问题上统一起来,千方百计想找一个类似的“路西达尼亚”号邮船惨案的事情作为参战的借口(1915年5月7日,美国以“路西达尼亚”号邮船惨案为借口对德宣战,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电报密码早已被美国先进的无线电**系统破译了,而且,美国人早已得悉日本正在凯觎珍珠港。罗斯福对这件事情是完全清楚的,但他愚弄了人民和军队,故意使太平洋舰队处于无准备状态。
另外,当时任机动部队第一航空舰队参谋的原田也曾经写文章表示,美国正府早已得到情报。罗斯福总统深谋远虑,企图以此振奋士气。
随着影片《珍珠港》的上映,珍珠港事件再次成为热门话题,但珍珠港事件真相也许就如同那些被炸沉的战舰一样,永远无法重见天日了。
日本为什么要偷袭珍珠港
泪痕
日本中一个资派缺乏的岛国。而现代战争对石油、钢铁、橡胶等物资的消耗却是惊人的!
日本侵华战争,是靠什么长期继续的?日本石油、钢铁、橡胶等物资是非常有限的,中国呢?这些物资在当时也非常有限!日本侵华战争如何可以长期进行下去的呢?答案竟然是惊人的,一切是源于欧美的支持!如果欧美切断对日本的这些物资支援,那日本根本就无力长期进行侵华战争!
正治之间有的只是利益,没有什么道义。有的只是永远的利害,没有什么永远的敌人朋友。
但二战后来的战胜国们,为了美化自己。就总有意无意向人们证明,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战争。但实际上呢?却不过是几大强国瓜分世界的战争。这与一次世界大战根本没有任何区别!
英、法、美、苏并不是什么正义的象征,他们都不过是殖国家罢了。他们与德、意、日没有任何区别!
二战的起源,是这几个强国力量发生了变化了!
英、法两国力量衰弱了,但他们却占着世界份额最多的殖民地。德、日力量成长了,但所占的殖民地却显然有些少了。于是他们就开始为了利益争斗起来了!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