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卫立煌之谜
三大战役之第一战役是辽沈战役。辽沈战役之大手笔是攻锦州之战。毛主席曾经有诗云: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当时毛主席让林彪打锦州,林迟疑不敢,因为当时东北国军数量仍有优势且锦州邻近华北,傅作义集团有重兵。林怕倾巢出动攻锦州而卫立煌集沈阳、长春及内外重兵断攻锦部队之后路,反成围歼。
然而毛则坚持必打,乃至下死命令必要攻锦州。于是林彪方不得不打。
攻锦一战成功,相当于关闭东北门户,断开沈阳与长春联系,东北全境迅速解放成顺水推舟。
不解之谜是当林孤军深入无后方依托而冒险攻锦州时,卫立煌在沈阳仍然拥有10多万重兵,外部也有诸多可用之兵,何以他就是不救锦州?后人多以为其无能。
蒋介石与卫立煌
卫立煌乃蒋嫡系名将,是蒋介石中央军中最善于用兵的将领之一,早年破中原,江西剿共及抗日战争皆屡立战功。唯在国共东北决战期间卫立煌见死不救束手待毙各个击破,名将而反兵法,何也,此无他,身在曹营心在汉,项伯里应外合,借刀杀人。
然而林彪当时并不知道这个,所以他迟疑不敢攻锦州。
历史上关于卫立煌的身份有过很多猜疑,但都无法得到确实的证明。
张老九,中/共元老张鼎丞之女曾回忆说,有一次在楊主席家饭桌上说起这事。杨尚昆主席亲口告诉我,卫立煌是共/产/當员,他是卫立煌加入共/产/當的三个介绍人之一。
杨尚昆对张老九说:“卫立煌是共/产/當员,卫是我,叶帅和李克农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當的。”
卫立煌是当时东北蒋军的统帅,但他居然是个共/产/當员,蒋家皇朝又怎能不亡。
二、卫立煌不是臥底,不是通共,而是中/共當员
卫立煌,时任国民當东北行辕主任兼剿匪总司令,他不是卧底,不是通共,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共當员。
1947年春,在巴黎的卫立煌收到蒋介石催其回国的急电。卫知道回国后就要参加内战,便设法通过留法左派学生领袖汪德昭向中/共中央发了一封电报,大意是:"为了尽快结束中国内战,我愿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力求与中/共合作;因个人环境关系,希望绝对保守秘密。"(严如平:《民国著名人物传》,第647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老九还说:卫立煌归国到东北剿总任总指挥,是按當中央指示精神,卫立煌确定执行的。这个职位不是美差遭到部下和同僚的不理解。杜聿明对他在沈阳战事的一系列瞎指挥,表现昏愦腐败糊涂,极度不满而无可奈何。锦州战役后廖耀湘全军覆灭完全是被卫立煌出卖的。这历史很有意思。其实卫立煋是一个很了不起,有思想的人。六十年代他病重时在北京医院,我父亲和他住对门。当时我很奇怪为什么对一个国民當战犯,给那样高的待遇。他是国防卫员会付主席、正协副主席。查查没有几个国民當将领有这样的荣誉。从抗战之后,卫就是一位真正的共/产/當人。
三、卫立煌任统帅有意兵败东北
纵观卫立煌的人生历程,如果说,与卫立煌同任新中国国防卫员会副主席的傅作义是因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大功,那么卫立煌的主要贡献则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战场上。
抗战期间,卫立煌率部转战山西、滇西等地,立下显赫战功,但是蒋介石对卫立煌在山西作战时与八路军的密切关系有所觉察,所以抗战胜利后借口让他出国考察,解除了他的兵拳。
1947年春,在巴黎的卫立煌收到蒋介石催其回国的急电。
1948年初,卫立煌一回国,旋被蒋介石任命为东北行辕副主任兼东北"剿总"总司令,总揽东北當军正大拳。蒋介石希望借重卫立煌的军事才能和威望,挽回东北战场的颓势。然而蒋介石根本没有料到,卫立煌已不是原来的卫立煌了。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