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电影中我们会经常看到潜水艇,给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很大,还可以潜水,其实潜水艇是海军作战的重要舰艇之一,它可以在水下机动灵活地运动,用于攻击对方水面上的战舰和水中的潜水艇,也可以袭击陆地上的重要军事目标。必要时它还可以担负布雷,侦察及运输兵员和重要军事物资。潜水艇具有很好的隐蔽性和突然袭击能力,在水中可以长时间、长距离的持续航行。
潜水艇的大小级别,是根据其排水量区分的:排水量在2000吨以上的为大型潜水艇;排水量在600~2000吨之间的为中型潜水艇;排水量在100~600吨之间的为小型潜水艇;排水量在100吨以下的为袖珍潜水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潜水艇的能源动力是常规动力,如柴油机、蓄电池等。现在的潜水艇除常规动力外,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和制造核动力潜水艇。常规动力潜水艇水下航速为30~40千米/时。下潜深度可达400米,在水底可持续航行30~60昼夜。核动力潜水艇水下航速为40~80千米/时。下潜深度可达500米,在水底可以持续航行60~90昼夜。上面是对潜水艇的级别的简单介绍,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潜水艇的工作原理。
潜水艇的工作原理
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可分两个内容:一、核,也就是核动力。二、潜艇。
一、核动力是利用可控核反应来获取能量,从而得到动力,热量和电能。因为核辐射问题和现在人类还只能控制核裂变,所以核能暂时未能得到大规模的利用。利用核反应来获取能量的原理是:当裂变材料(例如铀-235)在受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发生核裂变时,核能就会以热的形式被释放出来,这些热量会被用来驱动蒸汽机。蒸汽机可以直接提供动力,也可以连接发电机来产生电能。
二、潜艇为什么能在水中上下沉浮呢?
因为它的两侧有水舱。充水时潜艇下降;排水时潜艇上升。
排水靠的是压缩空气。
人们根据沉浮原理成功地制造了潜水艇,这种能在水下作战的舰艇在历次海战中都显示其战斗力,它能下潜离水面深达500米,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和续航力,能从水下袭击水面舰船和岸上目标,也能作侦察、布雷和运输等。最初,人们也是将石头或铅块等重物装进潜艇,使潜艇下沉,卸掉石头或铅使潜艇重浮水面,这种潜艇当然不能下潜太深,而且费事,上浮后再要下潜,则又要从岸上取得石头。
上面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潜水艇的工作原理,还有级别的介绍,从这些知识可以看出,潜水艇的制造和工作绝对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
中国核潜艇到底最深能潜多少米呢?这个问题长期已来一直困扰着西方军事观察者,由于核潜艇的最大潜深能力直接关系到潜艇的作战性能,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在内都对自己核潜艇的潜深数据进行了保密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故意模糊具体数值、甚至包括释放虚假信息来迷惑对手。不过,由于潜艇潜深由该国特种钢技术的强度水平来决定,因此西方媒体常常通过研究中国特种钢材来确定中国核潜艇的潜深能力。2013年,中国新闻媒体开始曝光中国早期核潜艇部队,其中一篇关于中国核潜艇深潜试验遇漏水险情的报道引人关注。据该报道称,1988年4月,中国某型核潜艇开始执行极为危险的最大潜深试验。
[鹰眼图说军事海外评中国栏目第235期]文章称,某型核潜艇带着130多名艇员和50多名军地参试人员开始向深海潜航,“100米、150米、200米……一切正常。当潜艇到230米时,艇内陆续发出响声和出现漏水,个别支撑角钢弯曲”。最后,当核潜艇最终下潜到300米时,艇体不再发出响声,漏水亦未加剧。指挥人员在确认各舱水密情况良好后,才下令上浮。据中国媒体报道称,由于承载着巨大压力的核潜艇在大角度艉倾调整时,会因引力作用下沉约两米深度再加速上浮,所以中国核潜艇也因此成功创造302米的下潜纪录。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