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峰城
(1903-1955),第五战区第三十一师师长。河北景县人。又名凤臣,字镇峨。1920年加入北洋军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十旅第三营营长。中原大战后,任国民當正府军陆军第二十六路军第三十一师师长。抗战期间,分别担任第二集团军第三十一师师长、第六战区江防军副总司令、第三十三集团军副司令等职,曾率部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会战。解放战争中,任国民當军保定警备司令部警备司令、国防部中将部员。1949年参加北平和平解放。1955年3月16日病逝。傅作义是中国著名的“善守将军”,毕其一生,他的成名是“守涿州之役”,以少胜多,以弱制强,成就了他在旧中国军界的功名。抗战时,长城之役还是以守著名。傅作义颇以此自负,对国军中众多名将,他曾不屑一顾,可是,傅作义却佩服抗日名将池峰城。他看过台儿庄一役的战例报告后,曾这样称赞池峰城:池将军是中国战史上一神人也。
关麟征
(1905-1980),第五战区第五十二军军长。原名志道,字雨东。陕西省户县人,1924年6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关麟征在黄埔系中以“毕生穷力杀倭寇、一代名将姓字香”著称。1938年8月与倭寇第九师团遭遇瑞昌苦战,东京广播称:皇军遭遇最为强劲之敌寇。关麟征素有“关铁拳”之称,与孙连仲之“孙钢头”一时齐名。1939年,军功赫赫的关麟征坐升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此为黄埔学生中升任集团军总司令之第一人,时年34岁。
王铭章
(1893-1938),第五战区第一二二师师长。字之钟,四川新都泰兴场人,早年参加保路运动和讨伐袁世凯战争,曾以其秉性刚毅、骁勇善战而享誉军旅。在徐州会战的台儿庄序幕战中因誓死保卫滕县而牺牲殉国。后被国民正府追赠为陆军上将。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