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解放军在无柄手榴弹成为主力的今天还在用木柄手榴弹?其实很简单,中国库存的木柄手榴弹实在太大了!我们看到军演和训练时大量使用木柄手榴弹,就是为了消耗庞大的库存量。
在50年代时,解放军的手榴弹样式比较杂乱,有苏制的,也有仿制的甚至山寨的,后来开始自行研制新型手榴弹,最著名的便是67式木柄手榴弹。67式手榴弹结构简单、成本低、非常便于大批量生产。在当时的“人民战争”思想指导下,生产数量的标准是解放军战士须达到人手40枚、而民兵则是人手4枚,足以可见67式木柄手榴弹的生产数量之大。后来,67式木柄手榴弹迅速成为了有史以来数量最大、装备最广的一种有柄手榴弹。
但是改革开放后,我军的作战战略战术思想开始转变(比如百万大裁军,走精兵路线),67式等传统木柄手榴弹的缺陷开始被重视,于是作为改进的82式系列卵形手榴弹等被大批量生产和装备。而老旧的67式和77-1式木柄手榴弹等,则凭借无比巨大的库存数量,被继续用于日常的训练,或者装备二线部队。
抛开清库存的原因,木柄手榴弹还有许多优点,以中国目前大部分作战环境来看,主要以山地战为主,木柄手榴弹的大小与一瓶饮料相当,长长的木柄握感极佳,且不易脱落。其次,对于山地作战,在斜坡中不易造成滚落,防止丢出去的弹跑回来炸到自己。而且,木柄手榴弹也要比卵形手榴弹扔得更远。
综合来看,木柄手榴弹比起鹅卵型手榴弹主要有以下优点,成本低、制作简单、扔得远、不会乱滚投掷定为好、适合我国地形等有点。比如我国的67式手榴弹,从取材再到加工成手榴弹,只需要半个钟就能搞定。缺点是全弹质量过大,体积过大,破片数量较少。
正如同很多历史上经典的武器装备一样,即便科技再进步短时间内也很难让它们退出历史舞台,一定时期内木柄手榴弹将依然在解放军的演练和实战中发挥作用。
要知道,人手四颗67式手榴弹曾是解放军步兵的标准配备。67式手榴弹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大批量生产(零部件大多为铸造件或冲压件);缺点则是体积和重量都过大、产生的破片数量太少(毕竟是铸铁弹体)。一度,67式手榴弹迅速成为了国内乃至全世界数量最大、装备最广的一种手榴弹。人方喊出了“人手有弹”的口号,生产数量的标准是解放军人手40枚、民兵(其实是全部平民)人手4枚;结果,解放军67式手榴弹的库存数量达到了十几亿枚,这还不包括地方上的“土制”手榴弹。
的确,手榴弹,体积小、质量小,携带、使用方便,是一种能攻能防的小型手投弹药,既能杀伤有生目标,又能破坏坦克和装甲车辆。
你的弹不错,可这是不想投远的节奏?!
中国军队装备比较落后时,手榴弹简直是当作重武器来用的。没有一个士兵没经过投弹训练,而且以投弹远论英雄,投67式手榴弹能达到70米以上就算很牛了。
使出吃奶的劲
近日,解放军媒体报道了一则信息,北部战区某部教员,宋福旦,1986年12月出生,现为中尉军衔,2011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士人人才奖,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可以看出,这是一名从士兵成长起来的干部!
此人有一绝活,那就是投弹!
82式手雷,最远距离116米。
67式木柄手榴弹,最远距离88.5米。
很牛的成绩!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