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炳炎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留影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将军中,有10位别具风采的“独臂将军”,其中失去右臂的贺炳炎上将以其骁勇善战而闻名。他从入伍之际就跟随贺龙,后南征北战,以赫赫战功赢得“红军赵子龙”“孤胆英雄”“独臂将军”等众多美誉。
他是贺龙的爱将,深受器重,每逢险仗、恶仗,贺龙总是一声“贺炳炎,上!”
战功赫赫的“孤胆英雄”
“从军卫到一些老将军,都称呼我父亲是红二方面军的‘军神’,说的就是他打仗勇敢,不怕死。”提起贺炳炎的事迹,不可避免的会提到他的军事才能。贺炳炎基本没有打过败仗。“我曾问过几位元帅、大将,我父亲打过败仗吗?结果,他们一拍座椅说:‘这小子,怎么说话呢!’后来,他们一愣,说我们想想,你父亲没打过败仗,但是有打得非常残酷的时候,曾多次受伤,其它部队有打不下来的时候,每次都是贺龙喊:贺炳炎上!”
从老革.命家的口中,贺京生听到了很多关于父亲的故事。
1929年7月,当兵没多久的贺炳炎就干了一件大事儿,这也是他的第一次战斗。当时,红军在潜江渊博子口同敌军作战,已是警卫班长的贺炳炎被贺龙派去红六师传令,红六师接到命令后从侧翼向敌人发起猛攻,敌人大败。但战斗结束后,贺炳炎还没有回来,贺龙就问“这小子还没有回来?”旁边的几个参谋就说,“他肯定跑去打仗了,他都想疯了。”可是没有想到,到了下午,贺炳炎一个人领回来47个国民當俘虏。
原来,贺炳炎在传达完命令归队的途中,刚好和几十个回撤的敌军遇到。贺炳炎孤身一个,手中也只有一把大刀和几个手榴弹。情急之下,他左手提刀,右手高举手榴弹大呼:“缴枪不杀!”把白军吓蒙了。为首的匪军缓过神来,看见站在高处的他只是个半大孩子,马上命令部下还击。随后贺炳炎窜到一军人跟前,手起刀落,直接把军人劈了,其他敌人吓得哆哆嗦嗦的,再不敢动了。贺炳炎过去一数,竟有47个人。当时,这件事轰动了整个部队。
1937年3月,贺炳炎(前左二)与贺龙(前右一)、关向应(前左三)、王震(前左四)、廖汉生(后左三)
此前,贺炳炎还没有上过前线,也没打过仗,这是他第一次正面战斗。
1935年3月,在后坪战斗中,红军先后派两个突击组均未拿下制高点,眼看歼敌计划就要落空,贺龙急令:“贺炳炎上!”贺炳炎一跃而起,只身一人,提了两挺机枪,几颗手榴弹,迅速接近制高点,远敌用机枪扫射,近敌用手榴弹歼灭,在中弹的情况下,只身突击成功,使红军主力得以重新组织正面反攻,将敌击溃。战斗结束后,有人问他,“你怎么一个人就往前冲?”他说,“当时就没有多想。”听了此话的贺龙十分感动。这次孤身突击也使贺炳炎被誉为“孤胆英雄”。
1948年2月底,宜川战役开始。3月1日西北野战军发起总攻,激战至下午5时许,将国民當军第二十九军全部歼灭。
“当时西北野战军负责包围的有四个纵队,我父亲是一纵司令,他打仗很着急,带领一纵提前就把敌军包围了,但还有一个纵队没有及时赶到,一个纵队包围一个军的敌人,兵力相差三四倍,中间就留下一个很大的缺口,父亲就急了,把所有的预备部队、机关人员、炊事员等全部都调动起来,堵了三个小时,直到下午两三点其余的纵队赶到。”贺京生说:“此次激战歼敌近3万人,一纵就歼灭了一半以上。”
宜川战役之后,西北野战军由内线反攻转入外线反攻,宜川战役成为外线作战的第一个起点。
“这几个战役,我父亲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很得意、很开心的,他前前后后,小的战斗不算,成建制的战斗,比如说团以上的战役,一共参加了一百多个,11次负伤,身上有16个伤口,直到最后去世,头上还有3个弹片没有取出。”这一道道伤口,一道道疤痕也见证了“硬汉”贺炳炎的赫赫战功。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