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功
303潜艇的作战任务在于消灭敌运输船和大中型舰艇,破坏基地和岸上重要目标,担任反潜和布雷运输任务。
当时美国和苏联都像得到这艘游艇,对他们来说,这么神奇的一艘游艇,很具参考价值。可是多年的搜寻中依然没办法找到这艘潜艇,他就像深海的幽灵随处漂流,他会出现在哪里这是所有人都无法预知的。
303潜艇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6633型鱼雷舰艇,1977年建造,1983年9月下水,1984年4月服役,2009年9月退役。303潜艇作为常规动力潜艇,有7个舱,长74米,宽5.7米,排水量1315吨,编制70人。
从隐蔽性能、水下最长航行时间、作战攻击能力三项指标看,在服役期内是世界一流的。
303号033(R级)潜艇是常规动力潜艇,又称“远征3号”,曾向埃及出口。“R”级常规动力潜艇(033型),是前苏联613型的改进型,是根据“二四协定”,前苏联向中国有偿转让,由中国进行仿制的。是中国生产批量最大的一型潜艇。首制艇于1965年12月在江南造船厂建成。作为原型的613型潜艇完全是一型二战时期水平的潜艇。33型潜艇与613型相比主要改进之处是:增加2具鱼雷发射管,提高了水声设备性能,增加了蓄电池的水冷却系统,下潜深度增大,通气管状态作为主要航态提高了航速。采用将贮备浮力转变成超载燃油的途径,巧妙地使续航力和自持力增大了一倍,结果在动力装置未作改变,依靠改进流体动力和推进特性,排水量增大后艇的水下航速仍保持不降低,应当说,33型的设计是相当成功的。
武器装备:8个鱼雷发射管,2部雷达,4部声纳。服役25年,安全航行24000海里。主要作战任务:消灭敌运输船和大中型舰艇,破坏基地和岸上重要目标,担任反潜和布雷运输任务。
303潜艇最后怎么找到的
两个多月前,当303潜艇正式入驻江城,好奇的市民给它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大黑鱼”。昨日上午,停靠在武汉港21号码头的这条“大黑鱼”,终于撩开了神秘的面纱,本报记者登上潜艇,成为潜艇抵汉后第一批参观者,并连线该艇最后一任艇长石志光,听他讲述了不一样的水下生活。
元旦起市民可进艇参观
票价40元最好提前预约
昨日,海军工程大学宣布,经过几个月的检修和保养,明年元旦开始,入驻武汉的303潜艇将接受市民参观。
303潜艇艇名“长城107号”,是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代常规动力潜艇。今年10月11日,退役的303潜艇成为海军工程大学的教学艇,成功进驻江城武汉,并将永驻长江上,与退役的海军驱逐舰106号比邻而居,成为武汉江面一道独特的风景。
据介绍,从明年元旦开始,除每周一、二外(08:30-17:00),303潜艇将与106舰一道对市民开放。目前票价暂定为40元,学生可以购买半票。由于潜艇内部空间狭小,每次只能容纳30多人参观,为避免游客过于集中,海军工程大学提醒市民,参观前最好能通过电话与相关部门预约。市民参观票价详情咨询电话:82846604,82777005。
潜艇里的特殊体验
一不留神就碰到头
“进潜艇一定要注意头上脚下!”在进潜艇前,海工大训练部装备处李红江处长一再叮嘱大家。在这个只有一条通道,四处密布仪表、管道的“鱼肚”中,行走起来还真是不易。虽然进入潜艇的通道已由竖井改成了一个转角梯,但记者一不留神,还是差点踩了个空。 3/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