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战役更是有史以来最残酷的“血肉磨坊”,士兵的平均寿命是24小时,军人好点也只有三天。在斯大林格勒,就靠这顽强的抵抗,消灭了德军的大量坦克和火炮,让德军的百战之兵大量的损耗。残酷的巷战让斗志同样顽强的德军也感到胆战心惊,力不从心,士气被一点点消磨殆尽。
随着战役的僵持,德军的供应线拉长,更有苏联的寒冬到来,德军的攻势已成强弩之末。可苏军却有不断从后方集聚的生力军,让苏军有能力开始战略反攻。经斯大林格勒一役惨败,德军丧失了战略主动性,开始被动的防御为主。虽然德军为夺回战略主动拳随后又发动了库尔斯克战役,但苏军以纵深100英里三道防线,当德军精疲力竭时才再次开展决战。德国这时根本不应该进攻,可以说那方进攻那方就处于不利状态,防守反击才是最佳的一方。
(举世闻名的二战红场阅兵代表着苏军不折不挠的顽强作战意志)
英法联军能像苏军这样打吗?一句话,很难。从二战的军队看,只有具备武士道的日军、有顽强作战意志的苏军、以及后期实力强大,掌握完全的制空拳的美军可以打。英法联军要对付德国的“闪电战”,要坚决果断的实行坚壁清野,拆除铁路和挖断公路,绝对不能跟德国军队面对面的大规模硬抗对攻。要在关键的节点,交通要道、关键城市、分兵实行大纵深、最好成品字形能相互照应的层层防御。这样才能迟滞、消耗、磨掉德军的主战装备和人员的士气,主力部队机动集中于两翼,等德军的战线拉长,再寻找战机打击德国的两翼部队扭转战局,只有这样才有点机会。
但英法军队是难以胜任这个作战的,主要是英法军队的作战精神极差,基本一点突破,后路被抄,就会惊恐万分,战斗意志迅速崩溃,大多数部队都会缴械投降。如果是二战的日军,根本不会惧怕你什么突破包围,就是被包围,也会顽强的打到弹尽粮绝。二战太平洋美军的跳岛战,无数处在孤岛被围的日军,何时不是面对美军海空军铺天盖地轰炸和炮击?那次不是面对美军的优势兵力?处在一望无际孤立无援的大洋孤岛上,逃无可逃会更让人绝望。你不能不佩服日军的武士道作战精神,被围的日军几乎都是抱着全员玉碎的必死决心来死战。后期的苏军也是如此,寸土不让,坚决顶住。英法军队根本不具备这种作战意志,也不可能打出斯大林格勒那样惨烈的守卫战,当德军进军巴黎时,巴黎是不设防城市。说的难听点,就是军队想打,老百姓都不会同意打?你也看不到法国群众协助搞出什么坚壁清野。
(顽强的苏联最终取得反法西斯胜利)
二战的东线战场,苏联开战之初确实被德军打的“丢盔卸甲”,但很快就缓过劲来。实行坚壁清野,等德国的战线足够拉长,寒冬的到来,利用关键节点顽强阻击,消耗德国的有生力量,让德军的人员和装备难以得到有效的补充,再寻机实施战术反攻,最终德军“闪电战”被完全有效遏制。可以说苏军的作战应对,就是克制德军“闪电战”的有效作战方法。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