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媒体上报道的各类信息判断我国的电磁弹射技术确实已经取得了巨大突破,而且也进行了大量的陆上弹射测试,不过目前尚没有进行真正的上舰应用以及海洋条件下的弹射测试;而美国装备电磁弹射系统的“福特号”航母已于2017年服役,虽然弹射系统的部分性能指标与设计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但毕竟已经具备了舰载机弹射起飞能力,初步形成战斗力!从目前的情况来说,个人认为我国的电磁弹射技术人没有超越美国,更谈不上领先多少年。

某项目介绍中展示的国产电磁弹射系统模型
我国舰艇电力系统及电磁武器装备方面,马伟明院士团队居功至伟
电磁弹射技术作为蒸汽弹射系统的替代方案,具有弹射速率快、加速平稳、系统组成简单、操作维护简便等优点。但由于需要大量电力、高功率的直线加速电机以及先进的电力分配和控制系统等,对动力系统、发/储电设备、制造工艺等要求很高,技术难度大,目前也只有美国和我国掌握了实用性电磁弹射技术。对于我国而言,由于没有弹射系统的相关设计、制造和使用经验,电磁弹射系统研发难度更高,可喜的是在我国著名电力系统专家马伟明院士及其团队的刻苦攻关下,已经完全攻克了电磁弹射所有核心技术,按照目前的情况推测,后续就等上舰测试这一关键环节,就看“传说中”的大型常规动力电磁弹射003航母的建造进度了。
美国电磁弹射系统组成
美国电磁辐射系统进行F-18舰载机陆上弹射测试(远处为F-18E/F舰载机)
美国的电磁弹射技术研发起步很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系统性的研发,1998年建造了小比例电磁弹射装置,1999年诺斯罗普公司和通用公司正式获得了航母电磁弹射器的研发合同,并在2005年前后基本上完成了相关技术研发,具备设备上舰应用的条件,在装备“福特号”航母之前进行了大量的测试验证,而全球首艘装备电磁弹射系统的“福特号”航母也于2017年正式服役,电磁弹射系统进入实用化阶段。这一方面,美国一直走在世界最前列。
美国航母蒸汽弹射器(左)与电磁弹射器(右)结构对比
F-18舰载机从“福特号”航母上利用电磁弹射系统弹射起飞
据推测我国的电磁弹射技术的正式研发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起步比较晚,而且由于军工装备技术能力相对落后,为了尽量降低弹射器系统的技术风险,电磁弹射和蒸汽弹射同时研发、互为备份。经过艰苦攻关,目前电磁弹射和蒸汽弹射技术都已取得突破,而且在电磁弹射系统方面,马伟明院士团队的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在技术和适用性上要优于美国的交流系统,这方面连对方也承认我们的领先位置。因此,从局部来说,马伟明院士团队研发的电磁弹射系统处于领先地位,但整体上还不能说处于领先。
国产20MWe级船用汽轮发电机组
网络上曝出的某地两种型号弹射系统的陆上测试装置
尹卓将军曾在电视节目中透露我国电磁弹射系统已进行成百上千次测试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