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之初的歼-10/歼-10A性能一般,只能算是初入三代机的门槛;之后,在歼-10A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进,换用了无源相控阵雷达和DSI进气道,推出的歼-10B战机已经可以跻身全球先进三代机行列;而如今的最新型歼-10C经过再次升级后,已经可以达到了全球一流水平。
目前,歼-10C战机相比早期版本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在其座舱的前方增加了一个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IRST),优化了气动外形采用了蚌式进气道(DSI),使得歼-10更适合跨音速作战;而歼-10C战机最大的提升就是换装了最大探测距离可达240公里的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以及国产数字化航电系统等。
值得一提的是,从第4批次开始,歼-10C战机已经开始全面换装国产涡扇-10B发动机。目前,涡扇-10B发动机的加推力达到了14吨,并且有着近3000个小时的总寿命,相比于之前歼-10B/C采用的AL-31FN(加推力约为13.8吨,总寿命1500小时)有了不小的提升,这使得歼-10C在机动、挂载方面提升之余,也不用频繁维护和更换发动机了。
另外,歼-10战机也并非网友口中的“小短腿”,根据航展中公开的数据来看,歼-10战机在挂载3个副油箱+2中2近空空导弹的情况下,有着最大航程约为3200公里,作战半径可达1250公里,已经和“阵风”、F-16等全球主流中型三代机处于同一水平,这样的作战半径怎能成为“小短腿”呢?
就以上性能指标而言,目前的歼-10C战机或许还不及最新型的“阵风”、F-16、苏-35等主流三代机,但如果算上霹雳-15、霹雳-12等空空导弹加持的话,此时的歼-10C战机必然不弱于那些主流三代机,说综合性能达到全球一流水平(先进<一流<领先)也不为过。
总之,如今的歼-10C战机已经今非昔比,在DSI进气道、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涡扇-10B发动机以及霹雳-15空空导弹等武器系统的加持下,该战机的综合性能已经达到了全球一流水平的行列。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