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军事资讯

潜艇“掉深”有那么恐怖吗 潜艇掉深意味着什么

时间:2020-11-19 13:42:09  

  潜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下潜和上浮的。潜艇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压载水舱。往水舱中灌水,潜艇的总重增大,因总重大与浮力,潜艇下潜;当总重等于浮力时,潜艇就可以悬浮在水下;将水舱中的水排出,潜艇的总重减小,总重小于浮力,潜艇上浮。排水越快,潜艇的总重减小得越快,同样的时间内比浮力小得越多,潜艇上升越快。

  一般规律,由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海水被压缩后,越深的地方密度越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潜艇潜航时受到的浮力F浮=ρ海水gV排,排开海水的体积V排等于潜艇的体积,可认为保持不变。所以,随着深度的增大,潜艇受到的浮力略有增大。但大海实在太神秘了,人们现在可以遨游太空,可上九天揽月,但对大海的认识却远远不够。海底断崖就是这样,不知什么原因,在海面下的某处的海水会出现密度异常减小的情况。由上面的公式不难看出,潜艇一旦进入这样的区域,受到的浮力就会突然减小,使浮力小于重力,潜艇就会下沉。那情形就好比在悬崖边一脚踩空,大家没有这样的体会,但下楼的时候,有人有踩空楼梯的经历,感觉差不多。不过,潜艇遇海底断崖,浮力减小,但海水的压强却在增大,一旦超过潜艇能承受的压强,就会将潜艇压破。即使没压破,潜艇下沉的海底,陷入泥沙中,就彻底失去浮力,凭潜艇自身根本没法离开海底。

  可见,潜艇遇到海底断崖,不及时采取措施,往往很难生还,到目前为止,有记录潜艇遇到海底断崖并成功脱险的,只有中国海军的372潜艇,372潜艇被中央军卫授予“践行强军目标模范艇”荣誉称号。

  2014年春节期间,中国海军南海舰队372艇正执行远航巡逻任务,海域水深三千米左右,372艇突然失去浮力急速下潜,主电机舱管道因深海巨大压力而破损,海水以几十个大气压力喷射而出。危机时刻,全艇人兵条件反射般的反应速度和指挥员果敢正确的应急处理,潜艇支队长王红理果断下令全部主压载水舱供气,在五舱的3名艇员迅速准确封闭管路,3分钟内,在能见度几乎为零的水雾环境中,关闭了大大小小近百个阀门和开关,操纵了几十种仪器,将险情成功化解,限制海水进入舱内。3分钟后,掉深终于停止。紧接着,潜艇在悬停10余秒后,深度计指针缓慢回升,艇体开始上浮。他们还自修自检装备后再次下潜,成功摆脱了他国军舰和反潜机的围追堵截,数十天后,圆满完成任务凯旋。当时的任务指挥员、潜艇支队支队长是王红理,艇长是易辉。372艇是中国从俄罗斯引进的8艘基洛级常规柴电潜艇的其中一艘,安全潜深250米,最大下潜深度300米,装备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2006年交付海军服役。372艇在遭遇险情、主机舱在水下破损进水的情况下,用3分钟时间化解险情,并在3小时后基本修复潜艇的大部分设备,这种快速处置双重故障的沉着冷静,不仅表明基洛级常规潜艇结构之结实,也体现了中国潜艇部队精良的业务水准和优异的应急表现。二战以来有好多国家的人潜艇都曾遇到掉深,好像没有像372艇这样自救成功的案例,所以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1963年4月10日,世界第一艘核潜艇,美国“长尾鲨”号,在距离美国科德角330海里的大陆架边缘做深潜300米试验时,由于遇到掉深,直接坠入2300米的海底,艇上129名艇员遇难。造成世界史上第一次惨烈的潜艇事故,也是第一艘核潜艇事故。

  1968年,以色列“达喀尔”号潜艇,从英国启航驶往以色列,在途经地中海海域时神秘失踪,杳无音讯。直到1999年在地中海某海域3000米海底发现“达喀尔”号失事潜艇残骸,尽管之前对失踪原因有多种猜疑,但从残骸的情况看,最大可能是潜艇遇到掉深情况而无法自救沉没海底。由此可见,潜艇遇到海水断崖掉深,是极其严重的,能够自我解救脱险,非常困难,甚至可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