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9月3日下午6点,202次列车还有3分钟就要从济南火车站发车,开往北平,登上车厢门口的张宗昌与众人挥手告别,本是一种欢快的氛围,殊不知,就在这3分钟里,从人群中忽然闪出一个人来,边喊边向张宗昌赶来:“我要打死你”,说着,举起手中的枪,向张宗昌连射3枪。
这位开枪的刺客名叫陈凤山,他是前来刺杀张宗昌的,可惜,这3枪均未打响。
张宗昌从16岁开始闯关东,到今天已有足足25年,枪林弹雨早已是家常便饭,他见有人刺杀自己,拔腿就跑,一路来到餐车。
就在此时,他边跑边伸手掏枪,准备还击,不过,为时晚矣,他的手枪被韩复榘的部将石友三给要走了,在这万分危难之际,他无法还击,只能躲避。
陈凤山一路大跑追了上来,眼看就要追上张宗昌,谁知,张宗昌的承启人刘怀周也赶了上来,他一把抱住陈凤山,使劲力气,阻止陈凤山追杀自己的主子张宗昌。
可是,陈凤山力气太大了,他一下就挣脱了刘怀周的束缚,继续穷追张宗昌。
张宗昌也不是笨人,他趁刘怀周阻拦陈凤山的机会,早已打开车门,跳下了火车。
本以为甩掉了身后的陈凤山,谁知,双脚刚一落地,对面的台柱后面,埋伏着一名刺客,不由分说,直接开枪打向了张宗昌。
没办法,张宗昌太机警了,他左闪右躲,这一枪还是没有打中他。
刘怀周很忠诚,他赶忙招呼士兵前来解围,保护张宗昌。
可是,台柱后面的刺客枪法太精准了,他举起手枪,向刘怀周射去,一枪就结果了刘怀周,其余士兵见刘怀周倒在了血泊中,也就一哄而散了。
张宗昌顾不上很多,只能一路狂奔,试图躲避这场残忍地凶杀。
可是,当他跑到第三站台第七股道上时,密密麻麻的子弹从济南火车站四周的房屋和空钞數厢里射向了张宗昌。
其中,一颗子弹击中了张宗昌的头部,直接要了他的老命。
就在张宗昌倒下时,在后面追赶的陈凤山和躲在台柱后面的刺客,也快步赶了过来。
他们担心张宗昌没死,抬起手枪,又朝张宗昌身上打了3枪,就这样,曾经威风凛凛、叱咤东北的张宗昌被刺身亡了。
此时,大家还没能从紧张的氛围中反应过来,只听之前躲在台柱后面的刺客高声喊道:“我是郑金声的儿子郑继成,我今天是来为父报仇的。”
说完,他和陈凤山钻入了停靠在附近的装甲车里面,以避免在场的守卫攻击自己。
过了一会儿,韩复榘的执法队赶来了,郑继成和陈凤山立即从装甲车里爬了出来,举起双手,向执法队自首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表面上是郑继成刺杀了张宗昌,其实,背后主谋是韩复榘。
那么,我们回归正题,韩复榘为什么要刺杀张宗昌呢?原因有3个!
1.“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张宗昌一句话刺激了韩复榘
1932年8月,少帅张学良邀请“山东王”韩复榘和华北的一些将领来北平参加军事会议,期间,在石友三的介绍下,韩复榘认识了人高马大的张宗昌。
两人一番交谈后,大有情投意合、相见恨晚之意,于是,在石友三的撮合下,韩复榘与张宗昌、张学良、于学忠等人结为盟兄弟,约定相互帮扶、相互支持。
由于张宗昌比韩复榘年长9岁,于是,大家称张宗昌为“大哥”。
结为兄弟后,大哥张宗昌本以为这些小弟会与自己同甘共苦,但是,他没想到,自己的一句话招来了是非,离间了兄弟情。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