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坎战役日军输得很惨。这场战役一开始双方都没当回事,没想到越打越大,日本把能用的兵力无乎用了个遍,最后,打光了关东军的精锐,输掉了战役;这场战役还有个吊诡的地方,就是双方都没有宣战,但却打得难解难分,让美国人乐开了花、笑歪了嘴;也正是这场战役,让日本下决心调整战略方向,转过头和美国人在太平洋上死磕,让苏联人高兴了许多年。这场战役的时间是1939年5月11日—1939年9月16日。
诺门坎,位于现今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西南部,西面为哈拉哈河及外蒙古,东面为阿尔山市,距海拉尔以南约200公里。诺门坎战役表面上是因为诺门坎以西,直至哈拉哈河这块呈三角形地区的归属问题引起的,所以又叫哈拉哈河战役;实际上我认为这是双方在投石问路,互探底线。苏联参战的主力是第五十七特别军,后来升格为第一集团军,总指挥是朱可夫上将;日军参战的主力是日本关东军,指挥人是植田谦吉大将、荻洲立兵中将、小松原中将。
一、日、俄这俩货怎么在诺门坎这个没人知道的地方打起来了
为了一个叛徒,苏联加强了防卫
从1934年开始,苏联在内部开始了大规模的“肃反运动”,这场运动波及苏联全境,远东地区当然不能幸免,几乎是人人自危。当时的苏联内务人民卫员会远东局局长留希科夫陆军大将就因为怀疑自己马上要遭到“清洗”,提前脚底抹油开溜了,他跑到中国东北投靠了日本。苏联内务人民卫员会远东局局长、陆军大将,这可是不得了的头衔,掌握的秘密更是难以想象。莫斯科为了以防万一,决定加强边境的防卫,他们在张鼓峰一带挖战壕,拉电线,加人员。
实际上苏联一直没把远东的情况当回事,他们的重心在欧洲,所以这些防范工作也做得漫不经心,增加的人员也不过几十个而已。他们一方面觉得在远东不会发生大的战争,另一方面,他们一直在追求和日本和平相处,减轻东边的压力。
日军很看不起苏联军队
日本人可不这么想。他们一直看不起苏联军队,因为他们在日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所以在他们眼里,这些沙俄白人看着凶巴巴的,实际都是纸老虎。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就参加过日俄战争,他更是这样认为,在他眼里,日军一个师团能打三个苏军师,日军士兵一人能打十个老毛子。植田谦吉在日俄战争中断了一条腿,这是个标准的军人,一生为了打仗,连老婆都没娶,他马上要退休了,非常想在离开前大干一场,来个青史留名。
另外日本人也知道苏联刚经历了大清洗,许多优秀的军事指挥员被杀了。苏联红军以前是五位元帅,现在只有两位,十五个集团军司令也只剩下两个,八十五个军长杀了五十七个,师长、旅长被捕或被杀的占七成,现在是苏联军队战斗力最低的时期。所以日本人坚信,这一次可以狠狠地教训一下苏联军队,为马上要开始的武汉会战减少北方的顾虑。
立功心切,两家在张鼓峰打了一场糊涂战
1938年7月29日,日军以苏军占领张鼓峰一带“界限不明地区”为由,对苏联红军展开了小规模攻击。当时日军大本营不希望早早就和苏联开战,但是,到7月31日,日军已经把占领张鼓峰的苏军打跑了,这一战,苏军伤亡超过400人,日军伤亡不到200人。日军大本营看到事情既然闹到这个地步,只好下指示要求:“望前线将士坚守边界,切忌越轨行动。”实际上大本营还是不希望把事闹大,免得影响其它方面的行动。
苏联红军当然不愿意吃这个亏,他们马上调来是个三个步兵营、坦克战车150辆、火炮60门、飞机130架;而日军在前线只有四个步兵大队。8月6日起,苏联红军对张鼓峰的日军展开了三天的猛攻,夺回了以前的阵地。由于担心补给线太长和预备兵力太少,苏军也没有再把事态扩大;而日军因为要打武汉会战,实在不愿意北边再出幺蛾子。所以两家都撤离了张鼓峰,就这么草草收兵了。一直关注张鼓峰战事的蒋介石看到这一战就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了,气得直骂:老毛子真是孬种!他还指望北边大打起来,减轻武汉的压力。 1/7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