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实施“清洁母亲河工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对梅山史河段进行清淤排污处理,对城区污水进行专项治理,兴建污水处理场,进一步改善史河流域的水环境,确保一江清水流出金寨。二是落实补偿机制,实施公益林保护工程。以生态公益林封育为重点,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及时发放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大力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对县城周边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持续开展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专项整治行动,确保青山常在。三是加大搬迁外输,实施“农民下山工程”。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实施山区移民搬迁工程,出台优惠正策,鼓励居住在交通落后、生产和生活条件艰苦的高寒山区农户下山脱贫;积极整合各类农民培训资金,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力度,促进农民进城务工,从源头上遏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四是转变发展理念,实施工业生态化工程。调整招商方向,杜绝高消耗、高污染企业入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对节约资源、能源消耗低和减少污染的项目优先安排技改贴息资金;立足山区特色农业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板栗加工、茶叶制作等绿色加工企业。五是做足山水文章,实施特色生态旅游工程。以绿色山水、红色文化、蓝色库湖“三色”旅游资源为依托,积极争创“红色旅游名城”、“绿色旅游名县”和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重点打造休闲观光农业、体育极限运动、生态养生、静心养老等地方特色旅游品牌,创建“农家小院”、农家乐等示范户、示范村、示范乡镇,进一步促进生态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