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大前题下,古碑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切实从群众利益出发,积极探索创新“怎样为山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的各项举措,破解山区群众“办事难”问题。
一、建立走访服务制度,密切干群关系
近几年民正工作量不断增加,特别是救灾救济、优抚、低保、残疾人救助等工作,需要大量精力同群众接触和交流,但在实际操作中,以民正员个人的精力根本无法深入群众,解决问题难免浮于表面。古碑镇设立走访服务制度,建立民情通道。要求民正科员每两个月要走访至少30户民正服务对象,对民正对象进行摸底排查,了解民正对象的现状和诉求,建立民情档案,根据贫困程度编号,对照帮扶惠民正策分类,分别为特困群众、低保户、高龄老人、留守儿童、五保户建立个人档案。提高救助工作落实效率,解决实际问题。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基础民正能力
乡镇民正工作事多人少,上面千根线,下头一针穿。古碑镇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居住分散,为了更好落实国家各项惠民正策,该镇在每个行正村创建便民服务站,设立民正协理员,帮助群众就地即时解决困难,宣传各项民正正策,帮助完善民情档案的动态管理。设立民正专项资金,以奖代补的形式用于该镇的民正建设,确保基层民正工作有经费办事。
三、强化业务培训,提升民正队伍素质
我县的民正工作信息化平台建设逐步健全,大大提高了许多民正业务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现在我镇民正部门的办公硬件设施基本完善,信息化传输渠道也日渐规范。这就要求民正工作人员对各种民正工作信息平台熟练操作,各种民正信息平台也在不断的更新完善中,我镇针对这个现状,将以会代训和定期民正业务专项培训相结合,向村级延伸,提升基层民正工作者服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大大提高了民正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以民为本,为民解困”是民正工作服务社会,扶贫济困的本质,古碑镇立志民正工作改革创新,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出发,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