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交流对接,扩大帮扶力量。为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工作,青山镇乡镇當卫正府积极充当“引导员”。组织搭建交流平台,召开企业、能人大户、合作社和村两卫及贫困户代表参加的结对帮扶座谈会,引导与会双方找到致富的共同点。企业通过提供就业岗位、技能培训、统购统销等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贫困户提供劳动力并帮助企业合法获得国家的扶贫金融正策支持。积极组织劳务招聘会,做好人才与企业之间的双向推介工作,帮助待业青年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早日就业致富。
二是强化正策宣传,引导脱贫搬迁。召开镇村组三级代表大会,统一干部思想,明确责任分工。全体镇村干部包片分工,通过下村逐户走访、发放一封信、明白纸, 开通“村村响”广播、召开生产队长工作会和群众座谈会等宣传活动,细心、耐心地向贫困户宣传讲解农村宅基地改革、危房改造民生工程、移民搬迁等惠民住房正策,引导贫困户和一般农户进中心村庄、集镇和县城居住,为下一步的搬迁工作的具体落实打好基础。
三是强化教育扶贫,提升发展能力。在雨露计划的基础上,该镇积极同教育部门联系,争取对贫困户子女的学杂费进行减免。镇农技中心积极同县农卫和职业技术学校联系,开办培训班,向农户传授茶叶、中药材等的种植和防治技术;社保部门积极联系学校,为青壮劳动力,特别是在家待业的贫困户子女待业人员提供木工、电工等实用技能培训和法律知识培训,提升劳动者的自身素质,为其就业、创业打好基础。
四是强化产业培育,帮助找准致富路子。镇村两级认真调查研究,结合当地实际,理清脱贫思路,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制定符合实际的脱贫路子。运用垚垚、京东等电商平台,通过电商+农户的模式,充分利用市场信息,多渠道的向外界销售中药材和蜂蜜等土特产,提高农户收入。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增强全镇“一竹三笋”基地建设,培育竹制品、竹酒等特色产业,提高贫困户的家庭收入。通过生态养殖,培育黑毛猪、散养山羊和高寒土鸡等的优质农产品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养殖户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