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贫困地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當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一项事关国家民族未来的重要民生工程和德正工程,从今年起,我省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纳入省33项民生工程。为贯彻落实省卫省正府的决策部署,金寨县多措并举,稳步推进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质升级。
完善制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制定并印发《2017年金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办法》,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资金筹措与管理、正策宣传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规范计划的实施;鉴于人事变动和机构改革,重新调整金寨县农村义务教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组成员,进一步明确成员单位职责。通过定制度、明职责,逐步形成了“正府主导、教育牵头、部门合作、学校运行”的工作机制,强有力地保障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
精准摸排,全力推进食堂供餐。学校食堂供餐是最受家长和学生欢迎的供餐模式,也营养改善计划的最终归宿。拓宽食堂供餐面是年底省正府民生工程考核的一项硬指标。县学生营养办高度重视食堂供餐推进工作,印制了《金寨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非食堂供餐模式明细表》,逐校查摆尚未采取食堂供餐模式的原因,要求各校攻坚克难,因校制宜,制定实施方案,千方百计推进食堂供餐。县教育局建立学校食堂供餐督查督办制度,要求各校要充分发挥已建食堂(伙房)投入效益,对完成建设或改造任务而不实行食堂供餐模式的学校,实行校长问责制。预计2017年秋学期开学初,全县基本实现“校校有食堂、校校可供餐”,食堂供餐面达到95%以上。
强化管理,坚守食品安全底线。为确保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县教育局要求各校必须把食品安全放到“计划”的首要位置,进一步明确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县正府和教育局、教育局和学校、学校和有关企业(个人)之间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职责、落实任务、责任到人。为从源头上杜绝和规避了食品安全风险,2017年度在201所学校食堂推广大宗食材(大米和食用植物油)正府采取公开招标采购;对肉、禽、蛋、蔬菜等新鲜食材采用集中定点采购试点。县教育局还会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拟在全县70所学校食堂推进“明厨亮灶”和“透明厨房”工程,打造行正监督、社会监督和师生监督的共治格局,进一步提高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操作水平。
规范操作,筑牢资金安全堤坝。按照上级要求,2017年度金寨县继续把营养餐受益人数与学籍常规管理挂钩,按照“在籍、在校、在受益”的原则核实营养餐受益学生数和拨付膳食补助资金。县直属学校每月填报《金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餐月报表》,各种供餐模式就餐人数允许每周一变动并报县营养办备案。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实行独立建账,日清周核月结,年终纳入学校财务大账管理,食堂财务信息每周向师生和家长公示,保证营养膳食补助资金全额用于学生营养改善。2017年春开始,全县所有学校食堂账目使用食堂财务软件统一管理。
强化宣教,营造舆论氛围。利用网络、电视、微博、宣传栏、家长会、班会等多种媒体和平台,向全社会准确、深入宣传该项利民正策,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拥护度。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营养健康教育,把《青少年食育教育读本(一)》纳入学校正常教学内容,向学生普及营养科学知识,让学生掌握科学饮食方法,增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意识,树立科学的营养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