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一位博士后研究员,渴望获得职务晋升,但当她的丑闻曝光后,结局令人惋惜。以下是这个故事:
不知道各位读者是否熟悉一本名为《一朝忽觉京梦醒,半世浮沉雨打萍》的小说。虽然它被归类为言情小说,但实际上更像一本真实的记录。这本小说由当时在中央编译局做博士后研究的常艳创作,产生于2012年。尽管被称为小说,但更应被视为一本记录实事的书籍。
小说的主角直指当时中央编译局的局长衣俊卿。由于这本小说,衣俊卿的丑闻曝光,最终导致他被撤职。常艳,她的名字,出生于1978年,从小就表现出卓越的学耶斏绩。在32岁时,她顺利完成了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法学博士学位,然后加入中央编译局进行博士后研究。尽管一切看起来正常无异,但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寻常之事。
从2005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以来,常艳在多个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了20多篇论文,被誉为学术界的佼佼者。然而,她为何要发表一篇长达12万字的文章来抨击衣俊卿呢?常艳在小说中提供了答案。尽管这本小说非常长,筆者没有完全阅读,但它讲述了她与所谓的“衣老师”之间的相识、相知和相爱。随后,“衣老师”找到了新的恋情,于是她写下了这篇长文。常艳最初认为,“衣老师”文质彬彬、温文尔雅,身居中央编译局局长的高位(相当于副部级),与她并不相称。然而,她渐渐发现“衣老师”对她有所兴趣。她开始相信,这正是时机与人的完美结合,因此她写下了小说中的“十七节”,这部分按照两人开房的次数来编写,牵扯到了许多真实存在的人物,进一步证实了小说的真实性。
小说中讽刺了“衣老师”在公开场合的高谈阔论和风采,但在私下却纵情玩弄女性。常艳自认为是被“衣老师”愚弄的女人,为了自己的前途,曾以为自己遇到了贵人,但最终被“衣老师”抛弃。常艳的小说毫不掩饰地揭示了她自己的过去,以及“衣老师”的真面目。然而,也有网友对衣俊卿有较为积极的印象,认为他是一个相对善良的人。衣俊卿经历了许多艰辛,曾做过木匠,并在体制内工作了几十年,凭借自己的学术水平才得以晋升到高位。而且,当事情败露后,常艳曾向衣俊卿索要100万元的封口费,然而衣俊卿竟然向朋友借款支付,而不是使用自己账户里不足的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