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做你最好的倾听者
作者:花语迟
朱曼娘,虚伪歹毒,自私自利,擅用心计,阴险狡诈,原书中,明兰在登州余老太师府中初见她,便断言她是名“奇女子,”而顾廷烨更是扬言道“若她不是女子胸中丘壑定不输男儿,”这样的评价,可见其手段不一般。
这样的一个女子,若是心思放在正途上,其能力绝不在盛明兰之下。
可惜,世间没有两片完全的树叶,朱曼娘也注定成不了盛明兰。
01.格局限制,画虎不成反类犬
在原著里,朱曼娘最崇敬的便是前朝的“琉璃夫人。”
“琉璃夫人”何许人也?
前朝高大学士之妻,不仅是明兰穿越者的“同类,”更是明兰口中的“奇女子。”
剧情概要如下:
话说某朝中期,一位名妓因缘际会结识了一位少年探花郎,两人虽贵贱殊途,但却一见如故,倾心相爱;后探花郎虽将名妓赎身并入了良籍,然家门容不下烟花女子。这名妓倒也刚烈,直接留信出走,并劝探花郎另娶高门淑女为妻。
探花郎遍寻爱人不得,只得从父母之命,多年后,新鳏的探花郎被点为巡边御史,于边疆巡视之际恰遇羯奴大举进犯,探花郎率领军民极力抵挡,然敌众我寡,眼看援兵迟迟未到,就要城破身死,探花郎都已把剑架在脖子上了,这时忽然羯奴中帐大营大乱;探花郎抓住时机,赶紧吩咐守城人兵趁机急袭,果然得手,危机自解。
战后清点才知道,原来是一女子斥重金急购了五百牛羊马匹,然后于尾部点上火,效仿田单的火牛阵,让牲口群从毫无防备的羯奴后方冲过去;探花郎见疑,细细打听之下才知道,这女子赫然就是那名妓。最后当然是大团圆结局,才子佳人琴瑟和鸣,白头偕老,儿孙满堂。这故事很烂俗,但却很动人,因为这出戏是真有其事,讲的是前朝一段奇缘。
那探花郎姓高名覃,乃江左名门子弟,他少年得志,十六岁就科试簪花,先后辅佐了三位皇帝,一生大起大落,福泽百姓无数,后被录入正史《名臣传》。
而他的妻子更传奇,因为,她的确是秦淮河畔的歌妓出身,后世称之为‘琉璃夫人’。本来嘛,这样不大好见光的身份,就算瞒不了当时人,好歹在书面上做些文章,糊弄一下后人也好,偏偏这位高夫人实在太有名了,而他们的事情闹的也太大了,就算正史上不写,野史上那也是铺天盖地。高覃从边城回家苦求高堂,双亲终于同意纳琉璃夫人进门为妾,谁知琉璃夫人不干,她对着情郎叹了口气,说了一句名言:“吾爱汝甚,然吾也爱己甚。”
她说,她受了半辈子的白眼轻视,脱了贱籍后,已决计后半辈子挺起脊梁做人了,是以开作坊,招学徒,经商行贾,已经替自己挣下尊严的生活,并且她现在过的很愉快。
高覃坚决要娶她,江左高家却死活不答应,这件事闹的天下皆知,连市井街坊都热衷谈论;最后,高覃毅然放弃似锦前程,弃职去衔,还被高家开除宗祠,赶出家门。
然后,遭受天下人非议的夫妻俩隐居于雍州山野,清贫度日,相濡以沫,高覃潜心读书,著书修学,教诲子弟,琉璃夫人则带着贫困的当地百姓,开山凿矿,蓄水为田。
整整十年,皇帝都换任了,高覃以扬弃程朱理学的几本鸿篇巨作而再度名满天下,四海学子莫不仰慕,纷纷前来求教,朝廷三发诏令,让高覃复职还朝,此后青云直上,出将入相,三归乡野,又三次还朝,人位直至太师,且门下弟子无数,最后入了《名臣传》和忠良祠。而高夫人呢,从歌妓到超一品的诰命夫人,琉璃夫人的一生简直比传奇还传奇。
当然了,综上所述,这是所有古代女子所熟知的剧情,也是曼娘女士所看到的剧情。
然而在明兰看来剧情的发展总结是这样的:
其一,吾爱汝甚,然吾爱己也甚——我是很爱你,但是我也更爱我自己;
其二,琉璃夫人八成是她的“老乡”——琉璃夫人文化层面和见识远远要超出她所在时代的限制;
其三,她知道琉璃夫人最终追求的是什么——到了最后,其实琉璃夫人自己也可以过得很好,而且她明白,没有尊严的爱情终究不会长久,如果没有自己的价值,男人还是会变心,而高覃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所爱的是怎样的琉璃夫人,是以弃人去职,如果她像二十年前那样嫁给高覃,那之后也不过是成为被时间所模糊的寻常妇人罢了。
两两对比,明兰更熟知更了解琉璃夫人是怎样的一个人,作为接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现代人,她更清楚的了解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琉璃夫人的所作所为是具有什么性质的,这些点是明兰清楚的,而这一点是曼娘所不清楚没有想到的,一来是她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允许,二来,她并没有思想上的觉醒,只是一味的模仿琉璃夫人,失了其本真(从曼娘死赖着顾廷烨不肯离开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她居心不纯),两相对比,高下立见。
02,心思歹毒,诡计多端
明兰于余府初见曼娘时,便深觉这女子的厉害。
先是携一双儿女不远千里从京城赶到登州,跪在人家大门口,逼着余家纳人,逼得人家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又哭又闹又要寻死,毁人清誉还不损己(做了人家外室还有什么好名声),接着返回京中,又在顾廷烨耳边示弱(话说那个时候的顾廷烨真的是缺心眼),以惑人耳目,让顾廷烨认为她“柔弱不能自理”,是个妥妥的白莲顶级材料,直至曼娘间接害死余嫣红,这才让顾廷烨惊觉她是潭见血封喉的毒水,实在不能留……
再后来,明兰以为再也见不到曼娘了,却不想, 阴差阳错间,她们又遇上了。
二人第二次见面,一上来,曼娘便来了句:
没想到今日在这里又见了姑娘,如今已是夫人了。
上来便引着众人去探寻这段往事,想要毁了明兰的清誉,抓住她的错处,只是明兰轻飘飘的回了句:
我只是遵从父母之命,不会自己出去找亲事。
一句话,既然点出了曼娘心思不正,又明着说她与顾廷烨当外室的事情,目的不纯。
羞的曼娘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接着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便要携昌哥要去撞明兰,想让她难产出事,却不想明兰平安躲过了,再后来,顾廷烨将她拘押至绵州,这才又消停了一阵子。
然而,顾廷烨终究还是小瞧了这个在她身边待了将近十年的女子。
03.心思狠毒,自私自利
顾廷烨二次出门打仗,京城传来兵败的假消息,曼娘一边偷偷带着儿子上京来,要求明兰入宫被发跣足,去人场上寻些助力,求得皇帝赦免,一边又在不停的咒骂,一忽说明兰要抢走她儿子,一忽又说明兰要杀了她,疯疯癫癫,不成样子。
接着,她又骗自己的哥哥来将昌哥救走,却不想,自己的哥哥被乱箭射死,死前曾大呼“妹子,”曼娘也不曾回头看他一眼,其冷心冷情,可见一斑。
之后,她不顾自己儿子病弱的身体,自私自利,硬生生拖着昌哥儿去了西北边境,要去与顾廷烨“生死相随”,却不料,一切都是一场笑话。
可怜昌哥儿,年幼病弱,未曾享受过亲情,也未能平安长大,最终于西北边境病死,一抔黄土埋了了事,自此了无痕迹,而曼娘在此之后,也发了疯……
这是曼娘最后一次出现明兰的生活里。
纵观曼娘这一生,一个人的坏处,她几乎是占尽了,为着自己那点可怜的执念,害了那
么多人,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放过,让人又可怜又可恨。
那么,读到最后,我近乎也有了一个疑问:
曼娘是爱自己儿子的吗?
或许是爱的吧,就像是明兰说的:
从阴暗面来想,曼娘根本不爱昌哥儿,儿子不过是一枚棋子,自是该怎么用就怎么用;往好处想,曼娘也爱儿子,不过她所认为的对孩子好,与正常理解不太一样。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