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HIV初筛检测结果解析——S/CO到底是个啥?
对于HIV初筛检测结果中不是直接给出“阴性”或者“待复检”的结果检测,有一个具体的S/CO值,而且又不为零,那么问题就来了。
“高危行为后第6周检测结果S/CO值为0.08,然后第9周检测结果S/CO值为0.1,检测结果显示第二次检测结果中S/CO值比第一次升高了,那是不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值会持续升高,到某一天就达到了参考值“1”以上,就转阳了?”
首先答案是否定的。接下来我们就来仔细说说“S/CO”到底是个啥?首先对几个字母缩写做出解释。S是sample(样本)的缩写,OD是optical density(光密度,又叫吸光度)的缩写,CO是cut off(临界值)的缩写,临界值表达的是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界点即分割线,在HIV检测中表示的就是从阴性到阳性的状体的分界线。
实验室在进行HIV初筛检测时会设置阴性、阳性及空白三组对照样本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这也是为什么说自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参考,最终还是要以实验室检测结果为准的主要原因之一。S/CO表示“患者检测样本的OD值”与“临界值”的比值,。不同生产商、不同批次的检测试剂的临界值(CO)都不尽相同,每个商家会在试剂说明书中给出具体的计算公式,通常情况下定义空白对照样本的OD值为零,阴性和阳性对照样本的OD值均大于零,所以S/CO是两个不为零的值的比值不可能为零。只要S/CO比值小于1就表明待检测样本的显色后测定出来的OD值与阴性样本的OD值一致结果判定为阴性,在小于1的前提下,其值的大小不具有意义。
在自身免疫功能无异常的情况下,高危行为三个月后检测结果为阴性,或者S/CO值小于1就可以排除感染的风险。之所有有人对该值纠结,更多的原因是停留在自己自以为是的理解中,完全忽略医务工作者的科学解释和回答。你们过不了的关口是“检测结果与自己的理解产生矛盾”,并坚信“自己的理解是合乎逻辑的”。那自己就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你放不下的到底是一个检测结果还是自己的那份执念?你到底是生理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
携诚健康,为您提供最私密、最专业的健康咨询服务。
微信公众号:艾滋病HIV匿名陪同检测脱恐咨询
携诚健康QQ:3303672113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