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狗獾闯入木厂镇张老汉家中,慌乱中乱跑乱撞,由于长相古怪吓坏了张老汉家人。附近两只家犬发现后对狗獾进行疯狂撕咬,民警赶到现场后为时已晚,重伤的狗獾躲进了草垛中,最终因伤势过重死亡,该物种的出现是生态恢复的积极信号。(金安公安在线)

狗獾(学名:Melesmeles),是是鼬科、狗獾属的动物。狗獾在鼬科中体形较大,肥壮,颈部粗短,四肢短健,尾短,体背褐色与白色或乳黄色混杂,四肢内侧黑棕色或淡棕色。
狗獾一般在春、秋两季活动,性情凶猛,冬眠,挖洞而居,杂食性,每年繁殖一次,每胎2-5仔,栖息环境比较广泛,如森林、灌丛、田野、湖泊等各种生境,分布于亚欧大陆大多数地区。
狗獾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狗獾每年繁殖一次,9-10月雌雄互相追逐,进行交配,次年4-5月间产仔,每胎2-5仔,幼仔一个月后睁眼,6-7月份幼兽跟随母兽活动和觅食,秋季仔獾离开母兽营独立生活,三年后性成熟。雌兽乳头3对,前一对接近胸部,每对乳头相距75mm,内充满乳汁。幼兽除头部白色外,周身均被灰白色绒毛,而背部及四肢稍黑,常发出“叽、叽"的叫声。
狗獾活动以春、秋两季最盛,一般以夜间8-9时后开始,至拂晓4时左右回洞。出洞时头慢慢试伸出洞,四方窥视,若无音迹,则缓缓而出,在田野中行走甚速,它在回洞之际,行走较慢,进洞前,先在洞口略为憩息,并使头爪清洁后方入洞。在出洞后,若发现音迹,就暂不回原洞,而搬至临时洞穴居住。活动范围小而固定,约4-6里左右,往返都沿一定路径。
狗獾有冬眠习性,挖洞而居,洞道长达几米至十余米不等,其间支道纵横。冬洞复杂,是多年居住的洞穴,每年整修挖掘而成,有2-3个进出口,内有主道、侧道及盲端,主道四壁光滑整齐,无杂物及粪便,末端以干草、树枝、树叶筑窝。春、秋季节在农田附近的土岗和灌丛处筑临时洞穴,白天入洞休息,夜间出来寻食,这类洞穴短而直,洞道粗糙,窝小,草垫薄,仅一个出口。窝距洞口约3-5m,直径为40-60cm,有狗獾居住的洞穴,洞口光滑,泥土疏松,其上留有足迹,松土延伸远达20m左右,在松土尽端的两侧有卵圆形粪坑。
狗獾性情凶猛,但不主动攻击家畜和人,当被人或猎犬紧逼时,常发出短促的“哺、哺”声,同时能挺起前半身以锐利的爪和犬齿回击。
狗獾杂食性,以植物的根、茎、果实和蛙、蚯蚓、小鱼、沙蜥、昆虫(幼虫及蛹)和小型哺乳类等为食,在草原地带喜食狼吃剩的食物,在作物播种期和成熟期为害刚播下的种子和即将成熟的玉米、花生、马铃薯、白薯、豆类及瓜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