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红星新闻才看清楚,吴阿姨和儿子居住的这个格子间里,四面只有一扇对着走廊的窗户,晒不进阳光。房间里,两张床,一个洗衣机和一张桌子,再也摆不下其它东西。
吴阿姨说,这样一个格子间,一年租金7000元,“租房子加上学费,差不多一年要6万元,对我家来说,是一大笔钱,但为了儿子读书,没办法。”吴阿姨去年7月30日带着儿子搬进了这个格子间。“高考成绩一下来,我们就开始在镇上找房子。”直到租下这间房子,儿子才能进毛坦厂中学开始复读,“学校规定,没租到房子的,不给办理入学。”
晾好衣服,已是上午10点,吴阿姨去路边的菜市买菜。“你看,那人是我的房东。”顺着吴阿姨手指指的方向,红星新闻看到一个中年妇女,正守在自己的菜摊前。
今天,吴阿姨打算给儿子做个红烧鸡翅,再炖一个排骨藕汤,“学生们辛苦啊,得吃的好一点。”买好菜,吴阿姨迅速赶回去做饭,必须保证11:40儿子放学回家后,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可不能因为做饭耽误了娃娃的时间,他吃完就要赶回学校的。”
11点过,在吴阿姨忙着做饭时,已有不少母亲提着保温桶和一个小板凳,往学校方向,三三俩俩走去,这是毛坦厂中学附近一道特殊的风景线。为了给孩子节省时间,很多母亲将午饭做好,送到学校门口,孩子一走出校门,就能吃上可口的饭菜。
11:40,下课铃一响,孩子们从学校里鱼贯而出。这天刚好下雨,校门口,有的母亲抢占到避雨的屋檐,就让孩子坐在小板凳上;而没有找到避雨处的,则站在雨中举着伞,为孩子撑出一片晴空,孩子们则端着保温桶大口吞咽饭菜。
中午时分的“送饭大军”中,毛坦厂中学应届生家长的队伍,比金安中学复读生家长的队伍更加庞大。
大约每天上午11点左右,家长们就提着保温桶,陆陆续续走向毛坦厂中学的校门,而金安中学里的复读生,因为租住的格子间离学校距离步行基本只需5~10分钟左右,所以大部分学子选择回家吃饭。
红星新闻看到,在雨中,一位母亲举着伞,专注地看着正在狼吞虎咽的儿子,时不时问一句:“今天考试感觉如何?”儿子忙着扒饭,含混回答着,母亲遂不再说话,伸手擦去儿子肩膀上的水滴,而这位母亲的整个后背,已全部被雨淋湿
下午:织毛衣打发漫长时光
吴阿姨和镇上其他陪读母亲一样,每天的生活像摆钟一样规律,也像摆钟一样枯燥,“感觉这日子好长啊。”
下午4点,吴阿姨坐在门口,一边晒太阳,一边打毛衣。
做手工活,成了这些陪读母亲唯一的消遣,小镇甚至还开起了专门的编织商店,“以前在家,我挺喜欢看电视剧,现在这边没电视机,这个爱好我也戒了。”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