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一份工作带给你最深刻的经验是什么?
@陈章鱼
1、闲时不抓紧,忙时就抓瞎。
2、做事靠系统,不要靠感觉。
3、不懂就问。
4、做不完提前说。
5、加班不光荣。
@大大畔
1. 工作不是努力做,而是需要非常努力地去做。
对大多数刚毕业的人来说,第一份工作需要的技术性都不高。也就是说,其实这份工作,你不想做,大把的人求着来做。对老板来说,换谁都是一样的。说不定今天你走了,明天他可以花更少的钱请人做同样的事。
2.在工作中不是努力去学习,而是拼命去学习。
留意每一点可以学习的机会,学习同事相处的技巧,学习同事的专业技能,下班后花时间用于专业提升,多参加培训、多考证。而且要不动声色地积累提升。虽然很多培训和证有很多水分,但是关键时候可以拿出来堵住别人的嘴。
“It takes all the running you can do to keep in the same place. If you want to get somewher else, you must run at least twice as fast as that!”
——《爱丽丝梦游仙境》里面的红桃皇后理论
3.笑。
对任何人都笑,都要非常有礼貌,包括与自己工作不太相关的保安人员和清洁阿姨。不是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么。
4.凡是能发邮件、发短信就不要打电话说,因为可以留证据。
5.各种活动准备至少3个方案,并做好最坏打算,就算最后没有成事,也要让别人知道你做了很多努力。
6.每个月拿一个自己的问题去请教领导,就算领导说的是废话,也要表现出赞同和欣赏。
7.同事的活动,再忙也要参加。
8.对于办公室正治,表明立场的时候,一定对事不对人。不能对任何人做任何评价,即使在“盟友”面前。
9.千万不要越级,不管是工作问题还是私人交情。
10.别人眼中的你,不是你认识多少有身份地位的人,而是你自己是什么身份。
@杨迎亚
1、做事超出预期,是让人记住你的好方法
2、你说的话,最后都会被传出去的,所以,多夸少骂
3 、不要完全通过别人的嘴认识一个人,如果你自己没瞎的话
4 、项目的每一个进展都要落到书面上,免得最后扯皮
5 、大于2M的文档最好不要放在附件,占用别人邮箱容量很烦人的
6 、你怀着侥幸心理没做好的事,最后都会被人发现的
@杨兵利
1. 要有自己的想法,并且能适时的提出自己的想法。
当然,你在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前,必须得多加考虑。譬如,你的想法是否具备操作性?是否有利于部门甚至公司业务的发展?是否会对其他同事甚至部门内的同事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 工作之余的时间不要用来荒废。
工作之余,有人选择玩游戏,有人选择喝酒玩耍,有人选择继续学习。或许,一两年内看不出什么差别,但是,三年后,你就会发现这些人之间的差别。
3. 干好自己的工作,不要被老同事拉下水。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老同事的身上充满了负能量。自己不努力工作,也见不得拿别人努力工作。你能做的,就是干好自己的活,尽可能不要得罪老员工。譬如,他说不要那么拼命,你就打呵呵应承他,该干的活还得努力干。
4. 被提升的那个经常不是最优秀的那个。
能否被提升,与你是否最优秀关系不是很大。很多时候,得看老板是不是和你对口。你或许会说,那老子特么的还努力个毛啊。你努力了,不一定被提升,你不努力,可能永远不会被提升。再说了,学到的本事都是自己的,别人又抢不去。
5. 要有自己的职业规划。
在其他问题下,我应该有过类似的回答。很多时候,你的第一份工作签的比较匆忙,并不知道这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那么,就花1-2两年来慢慢摸索,慢慢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工作。
6. 注意职业的连贯性。
在第一份工作中,不要经常在公司内转岗(除非你是管理培训生),即使转岗,也得在相关的岗位上转换,一定要注意职业的连贯性。别今天在干质检,明天就想去做供应链,后天又想去做设计。
7. 注意以跳槽的时间节点,该跳就跳。
我一直认为,如果要跳槽的话,2-3年是一个比较好的跳槽节点。切记频繁跳槽,除非你是大牛。
8.离开第一家公司时,尽量保留同事们的联系方式。
如果不是奇葩的话,一般来说,在公司多少都会有一些朋友。离开的时候,写一封告别信,在信末附上自己的邮箱、即时通信账户、手机号码等。很多时候,跳槽很多次后,你还是在同一个圈子里混。以前的同事现在的朋友,总有一天会有需要互相帮助的时候。
9. 不要说别人的闲话。
尤其是在国企。你对A说B的不是,结果发现B特么的就是A的姐夫。这是惨痛至极的教训。
10. 干的好的同时还得说的好。
除了要埋头苦干,还得学会表现,让老板知道你很努力很优秀。
11. 你的直线老板是你最大的客户。
这一点,不多做解释,自己自行体会吧。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