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用一把焊枪点亮工匠人生的电焊工人李宪洪
李宪洪,男,27岁,重庆神州管道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职工。
作为一名天然气管道焊接工人,他用焊枪和汗水演绎了技术尖兵的炼成记,用执着与求索诠释着“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为了练就更精湛的焊接技术,他主动到技术学校请专业老师指导,坚持每天反复练习9小时以上,皮肤和衣服常常被灼热的弧光烤焦。在与铁水相伴、焊花为伍的职业生涯里,他考取了高级技师,练就了一手焊接绝活,攻克了一个个项目难关,和团队完成了4万余米天然气管道安装,有效节约了安装成本。他摒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观念,编写图文并茂的焊接知识手册,向工友传授自己总结的宝贵经验,为公司培养了一批能打硬仗的焊接技术人才。他常说:“时代在进步,技术在变化,但匠心不能变。”他曾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重庆五一劳动奖章”。
13.群众脱贫致富的领路人李元奎
李元奎,男,45岁,黔江区水市乡杨柳村當支部书脊。
担任村干部19年来,他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与当地當员群众一起苦干实干,有效解决了杨柳村基础设施薄弱、贫困户增收渠道单一等制约发展的问题。铺设入户管道102公里,硬化入户路、产业道20多公里,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农户30余户,有效解决了全村1700多名群众饮水难、出行难、居住差等问题。他将发展烤烟、野茶、畜牧、蔬菜四大产业作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2017年烟叶产量突破25万斤,户均增收8.8万元;野茶鲜叶产量2万多斤,村民纯收入20多万元;养殖山羊1000多只,其中5户贫困户养殖400余只;发展亩产3000斤以上的蔬菜基地500亩,惠及30余贫困户。2017年,杨柳村将实现整村脱贫,37户137人越线达标。
14.创新创业带领乡亲致富的80后“猪倌”马刘洋
马刘洋,男,34岁,忠县双桂镇农桥村人。
2007年,他回乡创业走上“猪倌”之路。不甘于做传统农民的他立志用双手改变农村一穷二白的现状。他探索规模化特种养殖,并投资兴建示范养猪场。2010年,他成立重庆猪太郎农业股份合作社,截至去年底,合作社共计培训2000余人次,实现销售产值1000多万元,社员户均增收4800元。此后,他先后指导建设规模化养殖场12个,扶持200多个小老板养殖创业,带动了800多人就业。他成功开发“猪太郎”系列产品,发展代工模式深加工猪肉产品,并入选2013年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中国具有影响力的合作社品牌之一。他曾荣获“重庆市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农民”“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重庆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5/8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